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人杰传 > 二二八章 骆统有其父遗风 张裔悔没装糊涂

二二八章 骆统有其父遗风 张裔悔没装糊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暨艳事件后,孙权将张温软禁在有关官署。当时无人敢为其说话,只有骆统认为张温获罪,其因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完全是小人谗言毁誉、君王缺乏明察的结果。他认为暨艳被录用,主要责任不在张温。就算推荐有误,张温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的人。说张温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说不过去。关于贻误军令,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认为张温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军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军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对孙权指责张温出使蜀国有辱本国,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的美好,只要自己没有屈节,就不能说是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行。蜀派邓芝回访,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张温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张温的私交行为。此外,对于其它的罪名,骆统也一一抗辩。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我和张温已多年没有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张温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天我为张温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张温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可惜孙权没有采纳骆统的谏言。诸葛亮初闻温败,未知其故,思之数日,道:“吾已得之矣,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骆统后来任濡须督,他多次陈述有益时政的见解,前后上奏书数十次,所说的情况和建议都很有道理,其中尤其是他估计招募的措施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容易使百姓产生叛离之心,应当急切绝止,孙权与他反复辩证,最后还是按骆统的意见处置。公元228年,骆统去世,年仅三十六岁。骆统忧虑国家,心系苍生,有其父遗风。据《会稽典录》载,零陵太守徐陵为官清廉,业绩显著,为孙权重用。徐陵死后,家里的田地、童仆、奴婢等都被地方霸主和强人抢掠一空,徐陵的儿子徐平落难。骆统知道后,一面代为申诉冤情,辩明是非,请官府惩治坏人;一面又亲自上书,请求孙权思贤嘉善,救济徐平。孙权得知后,安排徐平到丹阳太守诸葛恪手下为官。徐平作战勇敢,立了很多战功,官至武昌左部督。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朱治是暨艳最初的推荐者,而且做了31年吴郡太守,丹阳朱氏也是江南豪族。从孙坚的时代起,朱治就跟孙氏合作了,连孙权当上孝廉,也是他举荐的。孙权为吴王,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每次进见,孙权都亲自迎接。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姓家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朱治觉得年事已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在故鄣留了数年,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孙权曾对朱治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就在暨艳案发的那一年,朱治病死了,孙权也就更无法追究朱治了。此前在194年,朱治未有子嗣,于是请求孙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姓朱。朱治去世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施姓,但孙权不准。张温返回时,蜀汉再次派邓芝到吴国,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大笑说:“你真是个诚实直言的人啊!。”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使两国交好的人,只有邓芝。”由此可见孙权对邓芝的欣赏。从此以后,吴、蜀两国使者和书信往来不断。有事需要互通消息,吴王常令陆逊告诉诸葛亮;还专刻一枚自己的印章放在陆逊那里,吴王给蜀汉后主或诸葛亮写信,常先给陆逊看过,言辞轻重、处事可否,有不当之处,即令陆逊改正,再用印封好发出。此前雍闿将张裔绑送吴国,于是诸葛亮趁派遣邓芝出使吴国之际,教邓芝言谈之间可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张裔自从到吴国,几年来一直流放隐居,孙权并不知道他这个人,故此准许了邓芝的请求放还张裔。张裔临走前,孙权召见他,问他说:“蜀地卓氏的寡妇,和司马相如私奔,贵地风俗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张裔回答说:“我认为卓家守寡的女子,比朱买臣妻子贤慧得多。”孙权又对张裔说:“你回国后,一定要为蜀国效力,终不会像个农夫呆在乡间小巷里,那么你将用什么报答我呢?”张裔回答说:“张裔负罪回国,将把自家性命交给朝廷安排;如果能侥幸保得住脑袋,则我五十八岁(此时其已经五十八岁)以前是父母给的生命,自此以后则是大王您恩赐的岁月。”孙权欢悦地谈论着,有欣赏张裔才能的意思。张裔出孙权宫门后,十分后悔自己没有装糊涂,于是迅速上船,加速疾行。孙权果然派人追留,但张裔已经进入永安界几十里,追的人已赶不上他。张裔回到蜀国后,丞相诸葛亮任命他为丞相府参军,代行相府政务,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诸葛亮出军驻守汉中,张裔以射声校尉身份兼任留府长史,经常称赞说:“丞相赏赐不遗漏关系疏远的人,惩罚不宽容关系亲近的人,官爵无功不可得,刑罚富贵权势不得免,这就是聪明能干者和愚昧平凡者都能忘身为国的原因。”第二年,张裔北上去见诸葛亮咨询有关事务,送行的有数百人,车马都堵满道路,张裔回信对亲人说:“前几天动身上路前,昼夜接待来访的人客,得不到休息,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这个职衔,儿子张君嗣附在这一职位上,故此疲倦得要死。”他谈吐诙谐机灵快捷,都像这样。张裔年少时与犍为人杨恭十分友好,杨恭早年去世,留下的孩子没有几岁,张裔将杨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分房屋给他们住,侍奉杨恭母亲就像自己的母亲。杨恭的儿子们长大后,又为他们娶妻,购买田宅产业,让他们自立门户。抚恤旧友的家属,帮助救济衰落的家族,十分讲义气。后加封辅汉将军,兼任长史照旧。后来张裔去世。他的儿子张毣继承他的爵位,历任三个郡的郡守和监军。张毣的弟弟张郁,任太子中庶子。同年,汉主刘禅立妃子张氏为皇后。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