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人杰传 > 一九八章 关羽失势遭犬欺 王甫赵累身殉义

一九八章 关羽失势遭犬欺 王甫赵累身殉义(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且说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曹仁召集将领们商议,众人都说:“如今趁关羽身陷困境,内心恐惧,可派兵追击,将他擒获。”赵俨说:“孙权侥幸乘关羽和我军鏖战之机,试图进攻关羽后路,又顾忌关羽率军回救,怕我军趁其双方疲劳时,从中取利,所以才言辞和顺地请求为我效力,不过是乘事机的变化观望胜败罢了。如今关羽已势力孤单,正仓促奔走,我们更应让他继续生存,去危害孙权。如果对战败的关羽穷追不舍,孙权就将由防备关羽改为给我们制造祸患了。魏王必将对此深为忧虑。”于是,曹仁下令不要再穷追关羽。曹操知道关羽退走,惟恐将领们追击他,果然迅速给曹仁下达命令,正如赵俨的判断。因为孙权虽然不希望荆州由刘备占据,但更不希望被曹操夺取,如果曹魏顺势南下,孙权将继续联合关羽对抗曹操,但如果曹操放弃了争夺荆州的计划,那由自己掌控荆州当然是上上之选。曹操和赵俨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是运用了“借刀杀人”,借花献佛把荆州让给了孙权,却破坏掉了孙刘的联盟,至少在短时间内,缓解了东线上的压力,可以全力发展国力,把三国的主要矛盾暂时转嫁给了孙刘两家,从根本上瓦解掉了孙刘联盟。在撤退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了解情况,吕蒙每次都厚待他们,允许在城中各处游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对待超过以前,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正在此时,孙权到达江陵,荆州的文武官员都归附,而蒋琬的表弟治中从事潘濬却称疾不见。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仍涕泪交横,伏床不起,孙权以观丁父、彭仲爽等俘虏出身的楚地先贤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濬才下地拜谢,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孙权当即任命他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有关荆州的军事,全都听取他的意见。武陵部队事樊胄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有人上书请求派遣统帅率领一万人去征讨樊胄,孙权不同意,特别召见潘濬询问。潘濬回答:“派兵五千人,就足可以擒获樊。”孙权说:“你为什么如此轻敌?”潘濬回答说:“樊胄是南阳的世家,颇会摇唇鼓舌,实际上没有才智、胆略。我之所以了解他,是因为过去樊胄曾为州中的人设宴,直至中午,客人仍无饭莱可吃,十余人自己起身离去,这也就如同观察侏儒演戏,看一节就可知道他有多少伎俩了。”孙权大笑,立即派潘濬率兵五千人前去征讨,果然将樊胄等人斩首,平定了叛乱。孙权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封为孱陵侯,赏赐一亿钱,黄金五百斤;任命陆逊兼任宜都太守。关羽独领一方的时候,体恤士卒的特点是非常有利于战力的,但其对士大夫的不敬态度却非常致命,由于荆州本地士族集团并非刘备“原始股”,所以对关羽的态度很可能就是面和神离,谨慎小心,事实上这样的关系非常脆弱,一旦有变,变节也就不难想象,所以,放弃抵抗直接投降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十一月,汉中王刘备设置的宜都太守樊友放弃宜都郡而走,各城的长官以及各部族的酋长都归降了陆逊。陆逊请求以金、银、铜制的官印授予刚刚归附的官吏,并派遣将军谢旌、李异率三千兵力攻打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步兵破蜀军詹晏等,俘陈凤。又率军大破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族文布、邓凯等招聚夷兵数千人,企图抵抗吴军。陆逊再次令谢旌攻讨文布、邓凯,二人逃走,蜀军任以为将。陆逊派入前去诱降,文布率众而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糜芳、士仁献给了吴军。关羽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荆州已失,西蜀一时难以救援,关羽自知孤立困穷,便向西退守麦城。都督赵累建议关羽派人前往上庸向刘封等人求救,援兵不至,形势危急。赵累又建议关羽突出重围,放弃麦城,逃回蜀地。关羽不肯舍弃众人,议曹从事王甫分析到,只有关羽不死,他们这些人才有机会获救,不然,大家都难以幸免,随后和赵累再四劝谏关羽,关羽遂从。这时孙权派人诱降,关羽伪装投降,把幡旗做成人像立在城墙上,然后准备逃遁。孙权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切断了关羽的去路。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王甫与赵累据守麦城,以做掩护,一路突围至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吴军劝降,关羽道:“吾生于三光下,长于行伍中,早已学会了舍生取义,你们以为我就那么爱惜性命吗?曹丕篡汉,已是大逆不道,汝孙吴竟又臣服曹魏,吾汉臣岂能降乎?”遂和长子关平及家臣周仓于临沮被害。关羽被杀之后,吴军在城下劝王甫、赵累等人投降,二人得知关羽的死讯时,双双堕城而死,以身殉义。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在刘备一生为匡扶汉室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关羽是刘备集团的重要将领,勇猛刚强,这在孙权、曹操方面也是公认的。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程昱说他是“万人之敌”,陆逊称他是“当世雄杰”,董昭称他是“为人强梁”。关羽死后,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或称‘魂归山西)。关平,字坦之,年少时随关羽任事,躬矢石,临阵不离左右。他的妻子是赵云的女儿,听闻麦城兵破,携八岁子关樾,避难于安乡,改姓“门”(繁体字关与门字形相近)。西晋统一天下之后,大赦,关樾复原姓为关。世代相居荆州,以守陵冢为家。后世对关羽赞誉有加,被冠之以“武圣”之称。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以至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关羽亦成为民间的信仰,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佛教对关云长的信仰只是限于供奉,并无祈祷、赞颂以及供奉仪轨,而在藏传佛教中,有多位大师著有供赞仪轨,如章嘉大师、土观大师以及这世大宝法王、亚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识仁波切也曾著有关云长简略供赞。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时至今日,对关羽的功过是非仍然屡有争议。后人有这样一幅对联对其评价: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功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所以,推崇他的人着重于上联,贬低他的人则更加关注下联。长久滚滚,时隔千年,关羽的功过是非,已如鸿影掠过,只留给后世那些脍炙人口的绝响。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