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人杰传 > 一六零章 常林比张杨吕布 袁涣论兵器之凶

一六零章 常林比张杨吕布 袁涣论兵器之凶(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当时刚刚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纷纷逃离。袁涣对曹操说:“百姓安于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千万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顺着他们的意愿容易,违背他们的意愿困难,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垦荒的就让他们去,不愿意去的不应勉强。”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百姓非常高兴。后来袁涣升任梁相,治理政事崇尚教育引导,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后再去实行,外表温和而内心果断。

袁涣每每告诫各县:“务必要抚恤鳏夫、寡妇、高龄老人,表彰孝顺的子孙和贞节的妇女。常言说‘世道安定礼仪就周详,世道动乱礼仪就简略’,这个分寸全在于临事斟酌。现今虽然仍不太平,难以推广礼仪,然而这也在于我们怎样做了。”袁涣为政崇尚教化训育,凡事宽容思虑以后才行动,外表温和柔顺而内心能够决断。袁涣因病辞官,百姓思念他。后袁涣被任为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先后得到的赏赐很多,都被他分送了,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他也始终不过问家中产业,匮乏了就从别人那里去取,不做貌似清白明察的举动,然而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清廉。

曹操建立魏公国后,袁涣任郎中令,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袁涣对曹操说:“现今天下大难已除,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途径。我认为可以广泛地收集文章典籍,阐明先代圣人的教诲,用以改变民众的所见所闻,使全国形成文明的风气,那样,对于偏远地区的异族人,虽不能用武力征服,却可以用文明的道德使他们向往而来。”曹操认为他的话正确。

;

同年七月,魏公国开始建立祭祀社稷之神以及曹氏祖先的宗庙。根据汉献帝的诏令,魏公国可以设置直属于封国的丞相以下群卿百官,体制地位如同汉初各异姓诸侯王。十月,将国都魏郡分为东西部,以常林为魏郡东部都尉,陈矫为魏郡西部都尉。

十一月,魏公国开始设置封国百官,朝中不少作为曹操亲信的汉臣都被授予魏国官位。曹操任命荀攸为(魏公国)尚书令,凉茂为尚书仆射(后迁为中尉奉常),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张既、杜畿等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等为侍中,钟繇为大理(后迁为相国),华歆为御史大夫,陈群为御史中丞,王修为大司农,程昱为卫尉、杨俊迁中尉,袁涣为郎中令,王朗为魏郡太守(后迁为少府),张范为赵郡太守,夏侯尚、刘廙为黄门侍郎,桓阶为虎贲中郎将,高柔为尚书郎,刘放、孙资为秘书郎,卢毓为吏部郎。

当时诸将与群臣都被授予魏公国官号,但夏侯惇仍然只是汉官,于是上疏曹操希望能在魏公国任职为臣。曹操不答应,认为屈就了夏侯惇,回道:“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但在夏侯惇坚持请求下,于是拜为(魏公国)前将军。夏侯惇的前将军不是汉朝官职,而是魏公国官职。如果为汉官,则此处应用“表”,即臣子曹操向汉献帝表奏举荐另一臣子夏侯惇为汉朝前将军,如“(曹操)表繇为前军师”。“拜”则为君主授予臣下或上级授予下级官职,如“(赵王)拜相如为上大夫”,所以此处之意是魏公曹操以主君的身份授予夏侯惇“魏公国前将军”一职。

魏郡东部都尉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七岁时,父亲的一个朋友登门造访,问常林:“伯先在不在家?”见常林毫无行礼之举,不悦,又问:“你怎么见了我也不致礼?”常林说:“虽说应尊敬客人,但是你当着我说我父亲的名字,我为什么还要拜你呢?”于是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太守王匡起兵讨伐董卓时,派一些门生在其属的县里寻找官员及百姓的过失,一旦发现立即关押,然后判定罪责让他们用钱或粮食来赎罪,如果延误期限就要灭其宗族,以树威严。常林的叔父因为打了客人几巴掌,被王匡的门生告了一状,王匡大怒,把他关进牢房问罪。整个常氏家族诚惶诚恐,不知道要责罚他们多少钱粮,还不知能否救出常林的叔父。

常林就去找王匡的同乡胡母彪,说:“王府君凭着文武高才,到我们这个郡来当太守,鄙郡山河相绕土地辽阔,百姓富足,又有很多贤能的人才,可以任他重用。如今主上年幼,贼臣董卓虎踞京师,整个华夏为之震怒,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但如想要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使天下智士望风归附,纷纷响应,共同平息暴乱,除天时、地利外,还要靠人和。如果这三条同时具备不是可战无不胜吗?但如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任用的又不是贤能的人才,那么定将自取灭亡,怎谈得上匡扶朝廷,树立功名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接着常林就把叔父被关押的情况说了一遍,胡母彪立即写信责备王匡,王匡就把常林的叔父给放了,常林于是迁到上党避乱,在山中耕种。

当时正逢旱灾,当地只有常林家获得丰收,于是他把周围的邻居都叫来,把自己的粮食整升整斗地分给他们。常林住的地方紧挨着已故河间太守陈延家的围墙。陈冯二姓都是官宦旧族。张杨企图霸占这两家的妇女和财产,常林就亲自去见张杨说:“张将军您曾经被献帝封为大司马,怎么能抢夺百姓的家产呢?更何况您的好友吕布以暴虐闻名,也不见其霸占百姓家产的事迹,何况以将军您的仁德呢?”张杨于是作罢,两家终于保全了性命和财产。

并州刺史高干上表荐常林为骑都尉,常林婉言谢绝。后刺史梁习再次举荐,曹操亲自任命,常林方出仕,任南和县令,治理有方,卓有成效,因而提升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处,政绩斐然。常林在劝谏五官中郎将曹丕派手下将官征讨田银、苏伯的叛乱之后,便出任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后又担任丞相府的东曹。

郎中令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西北)人。袁涣的父亲叫袁滂,担任东汉司徒。郡守任命袁涣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授官谯县县令,未去上任。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吕布在阜陵攻打袁术,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于是又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和刘备书信往来的时候曾想让袁涣捉笔。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吕布被曹操打败和诛杀后,袁涣就跟随曹操。袁涣曾对曹操说“武器,是一种凶祸之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百姓才可以和他们同生共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当今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曹操很欣赏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