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似是而非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似是而非(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许多地方,尤其是两淮、河南的商贾云集之地,这张纸,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认可,可以当做钱来用。”

“因为有了众多钱庄、大商号的担保,有了众多豪商的认可,人们进行大宗货物交易的时候,兑换券用得很多。”

“薄薄的一叠纸,可抵万贯,大宗货物交易,交易双方不再需要动用车队运钱,直接将兑换券作为交易媒介,再方便不过。”

“所以,有人呼吁,朝廷发行纸币,限定在兑换券目前立足的区域流通,取代大量铜钱,省时省力,利国利民。”

又有中领军、中护军这样的要职,因为统帅禁军、在宫里宿卫,直接关系着皇帝全家的性命。

除非任职之人是皇帝特别相信的人,且其这人知道轻重,否则,两个职务也要隔三差五换人。

不然,十几年的中护军、中领军当下来,这皇宫到底谁做主?

现在,若实行任期制,明确尚书们的具体任期,其实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将职务调动制度化,给出可以量化的指标:任期。

任期可以是四年,五年,六年,具体多少年合适,都可以协商。

李笠喝了一杯茶,继续说:

“而各尚书实行任期制,就会加剧官员‘求稳’、‘求无事’的心态,你稳,我稳,他也稳,弊政纠正不了,国家,渐渐病入膏肓。”

说了一通,他问儿子:“你的看法?”

李昉挠挠头:“不实行尚书任期制,难道各国尚书或者中枢宰辅,就是某人任某职十几年,不换人的?”

这个反问,直指问题核心:但凡皇帝有脑子,有能力施政,就不会让任何一个宰辅之位,长期被某个人把持。

若现任某位尚书不称职,或者皇帝不满意,亦或是引发众怒(官僚群体之怒),该怎么弹劾、罢免、补任,也可以协商。

所以朝廷才放出风声,引来各方热议。

李昉总结:既然一直以来,历朝历代中枢各职务,正常情况下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么,对于任期制的质疑,其实没必要反驳什么。

李笠对儿子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开始问第三个问题。

他晃了晃手中的兑换券:“徐州的兑换券,如今信誉已经建立起来了,而且发行量比当初翻了许多倍。”

一如地方官必须异地为官,必须定期轮换那样,皇帝会定期让中枢宰辅轮换。

所以,数百年来,不仅地方官定期轮换,中枢高官其实也是定期轮换。

只不过相比地方官的轮换期限相对较固定,中枢高官因为掌握着大权,所以其任期长短,全在皇帝把握。

皇帝特别相信、依赖的大臣,有时可以长期担任某职,但总体来说,中枢宰辅各职务,都要时不时轮换,以防止出现权臣。

尤其涉及官员升迁、选拔的吏部尚书(或相应职务),正常皇帝,谁敢让某个人长期把持这个职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