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九十七章 撩拨

第九十七章 撩拨(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再看其他新闻,多为发生在楚国各地的事件,譬如湘州临湘附近的湘水河段,出现了疑似鳄鱼的水中生物。

又有邓州穰城前不久发生的灭门惨案,以及河北邺城赛马会开赛日发生轻微踩踏事件等等。

虽然这新闻的时效性大多在数日乃至十余日,但不可否仍,报纸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消息媒介。

人们可以凭借报纸,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事。

所以,各大城池以及商埠,报纸的发行量都在增加。

但李笠晚上很忙,所以当日晚报经常留到次日早上看。

现在,他手中报纸的“头版”,就是一则重大消息:突厥大军压境,幽州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大标题,李笠仔细一看,小标题倒还好:官军准备就绪,突厥大军动向尽在掌握之中!

他没有看内容,翻过一页,看第二版的新闻。

幽州的军情,他第一时间收到了,并不担心什么,因为夏天时拿下幽州州治蓟城后,就做了相应的布置。

即便当地许多百姓不认识字、看不懂报纸,也买不起报纸,却不妨碍他们渐渐养成习惯,跑到茶肆、食肆、酒肆听说书人“说”报纸。

因为发行报纸的“报馆”,都在有司的管理之下,所以,朝廷掌握了新的舆论渠道,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舆论控制在手中。

年轻的报纸,已经渐渐成长起来,这种舆论工具不会被士族们控制,却能得到市井百姓的接受,这才是李笠最关心的。

而且,“训练有素”的报社编辑,可以化身“标题党”,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适当“调整”的新闻报道内容,暗中挑动社会矛盾,引发大辩论。

李笠和将领们判断,突厥人在秋冬季节很可能会袭击幽州,此举主要是探探动静,未必会真的全力进攻。

当然,一旦楚军应对不当,让突厥人认为有机可乘,那才会导致幽州局势急转直下。

李笠的注意力很快被第二版的新闻标题吸引:饶州乐安铜矿,今年年产破九百万斤已成定局!

虽然他不需要靠看报纸来得知这个喜讯,但看了报纸上刊载的新闻,还是很高兴:

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朝廷不缺铜(相对而言),那么,铜价继续缓慢下跌的大势不会扭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