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十三章 技巧

第十三章 技巧(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会有例外。

怎么会这样?果然徐州和饶州出来的刑狱吏,比别处奸诈许多!

乔柳觉得有些惆怅,不过,更多的是激动。

询问技巧,培训班在教,验尸的学问,也在教。

譬如,火场里发现的死者,验尸时若发现喉咙没有烟灰,那就意味着此人是先死了,才会被放置于火场里。

因为人死了不能呼吸,烟灰自然就不会进入肺部,甚至连气管都不会进入。

确保对原告、被告以及证人的询问,从一开始,就秉持公正原则。

而不是预设立场,预设陷阱,恶意诱导案件走向。

不能为了破案,随便栽赃陷害一个无辜的百姓。

那么,提刑司人员的问案过程,无论是证人的口供,还是对应的问案人员的提问,都要记录在案,作为卷宗存档。

提刑司的各级提刑官,会对上报的案件卷宗进行核查,如果发现口供档案里,问案人员有诱导性询问的可能,那么这个口供,就要判定为有问题。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同理,一个从河里捞上来的死者,验尸时若发现肺部没有大量进水,说明此人是死后被扔入水中。

又有一些技巧,譬如人死后,腐烂现象会随着时间不同,腐烂程度有所不同。

且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相比,相同的“死后时间”,尸体腐烂程度也会不同。

这种腐烂程度和时间的关系,有迹可循,办案人员可以通过验尸,判断死者死亡的大概时间,这对破案很有帮助。

建立在此口供之上对案情的推断,以及审判结果、量刑,存疑,要打回重审。

甚至有提刑官来主持重申。

所以,培训班今日开的这堂课,介绍何为“诱导性询问”,不是为了教吏员们如何用话术去诱导嫌疑人、证人,而是要知道如何避免在问案过程中,出现诱导性询问。

乔柳听年轻的老师讲解各种“诱导性询问”的案例,越听越觉得心凉,因为他发现,自己家传的各种技巧,在这帮号称“专业人士”的年轻人面前,平平无奇。

他以为的祖传宝贝,在别人那里,不值一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