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整军(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整军(续)(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又有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三将,屯骑、步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以及积射、强弩二将军。

还有称作禁防、左右御刀、左右夹毂的近侍,即侍卫,多为阉人和武吏担任。

中军的左右二卫,守卫宫阙,其余诸军宿卫京师,有必要时,奉命出征,战事结束,回城驻守。

中军的主帅是领军将军,掌“内军”,即中军之中宿卫台城之内、守卫宫阙(皇宫)的那部分军队。

但将、兵分离,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弊病,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所以,要打“补丁”,对于李笠而言,这不是大问题。

因为在徐州试行多年的“军士管兵”制度,已经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来消除负面影响,有现成的“补丁”。

李笠认为,对于中军而言,排在第一位的要求,是忠诚可靠,而不是战斗力。

只有实现将、兵分离,才能尽可能降低禁军发生倒戈的概率。

中军之中,护军将军掌“外军”,即台城之外,宿卫京城的那部分军队。

正常情况下,诸军的长官都是流官,上任、离任,对各营的兵员构成不会造成影响。

所以是“铁打营盘,流水的主将”,为某种意义上的将、兵分离。

但也正是如此,将、兵分离导致中军的作战能力下降。

而且,现有的中军制度,其实也在实行变相的将、兵分离,这是百余年来不断演变的结果。

自刘宋以来,中军构成比较稳定:京师的宿卫诸军,基础为六军。

六军之主将,为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将军。

后来,高祖(萧衍)时,骁骑和游击分左右,又设云骑、游骑将军。

此外,有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号“四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