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九十二章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第九十二章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笠交代担任监工的吏员,看着施工工地无数人的忙碌身影,再和陪同视察的乡老、里吏嘱咐:

“一切,都按说好的来,不管出什么意外,都有本官兜着,你们只管放开手脚干。”

“本官既然说了三年内,要让这里大变样,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那就绝不会食言,不过,也得诸位带着乡亲们一起努力才行。”

在南鄱水逆水行船,基本上全靠船夫人力划船、撑船,到了水流湍急的河道,还得靠纤夫拉纤,所以运输成本不低。

那么,若有多级航道,每段航道如同水流缓慢的湖泊,然后由各级航道船队来‘接力’运送物资,虽然麻烦了些,但总体而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时间。

这是‘交通’,而在一些河段周边置行洪区域,并且在南鄱水的主要支流上修建堰坝蓄水,构成一个蓄水、放水的水利体系。

如此就能驯服南鄱水,确保沿岸地区农田得到灌溉,又不会被水患困扰。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要实现这个构想,正常而言要花上十几年,李笠鄱阳内史的任期不过三到五年,想要完成如此工程,是不可能的。

但是,南鄱水在雨季会发大水,因为历朝历代官府没有多少财力修大规模、成体系的水利设施,所以南鄱水沿岸村落对于水灾并没有太好的防御办法。

而对于水运来说,雨季水位暴涨,河水流速湍急,无论是从乐安顺流而下去鄱阳,还是从鄱阳逆流而上去乐安,行船都不容易。

有时冬天水位过低,南鄱水某些河段无法行船,也会对两地之间的航运造成影响。

现在,李笠就任鄱阳内史,要提升乐安‘水铜’的开采量,便要整治‘脾气暴躁’的南鄱水,让其‘温顺’下来。

在河道上合适的位置,修建多级堰坝,靠阶梯蓄水形成水位较深、水流较缓的多级航道,每段航道都有船队往返接力运送人、货。

但是,鄱阳建制由来已久,自晋以来,鄱阳南北鄱水流域不断有百姓开荒、定居,无数有识之士也曾为治理水患,对鄱水流域的水情进行勘察。

加上沿岸百姓历年与水患搏斗的经验,无数经验累积下来,李笠在其基础上加把力,就能创造奇迹。

“加把力”的意思,就是解决资金和物资,然后大规模组织劳动力施工。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郡廨的资金有限,所以,李笠想了许多办法,尽一切可能,调动能调动的资源。

“即将入夏,雨季来临,河水暴涨,这座堰坝,得如期完工。”

虽然牺牲了顺流而下、一船直达终点的便利性,但是,确保了船队逆流而上运送物资的运输能力。

逆流而上时,能否以较低成本运输粮食能力,才是制约乐安铜冶提升产量的瓶颈。

李笠算得清楚,要提升乐安‘水铜’的产量,就得多开矿场,然后简单粗暴的增加人力。

但是,开采铜矿的人力不事农业生产,不产出一粒米,却要消耗大量粮食。

乐安地区山多平地少,要养活上万的脱产(农业生产)人口,全靠从外地运粮,也就是从下游鄱阳运粮到乐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