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活在乱世 > 第十五节:大战 十一

第十五节:大战 十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估计这东西份量可是不轻,穿上那一身铁甲,再想舞动这东西可是困难。穿着铁甲,抱着这种长矛冲锋恐怕更困难,我估计这种槊的唯一用途就是抵在地上当拒马。”

贾志也说道:我的看法和杜将军的差不多,不过刚才从清明公冲阵的时候我看出来了点东西,我感觉他们地战法好像只是用长矛把战马顶住,长矛手并不怎么对马上的骑兵进行攻击,攻击的人主要是夹杂在长矛手里面的戟手,是他们在长矛手顶住骑兵以后,再用长戟去勾骑兵,把骑兵从马上拉下来,过一会你们这些重骑兵冲击匈奴骑兵地时候,可的小心那些匈奴地长戟手。”

“嗯,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王勇强继续向周围的几个参谋人员问道。

“依我看那些戟手都是勇士,这些戟手要比长矛手勇悍的多得多。那些夹杂在战阵中的刀斧手估计更是勇士中的勇士。刚才清明公冲阵的时候,我还看见两个匈奴地刀斧手从滚在长矛的下面,妄图从下三路攻击清明公的马腿,后来一个被咱们的海军陆战队员拦住了,一个被清明公的战马用后蹄踢飞了。”一直在关注着方阵后面张清明战况没有开口的张金亮忽然插了一句嘴。

“真的么。”几个人同时举起望远镜向对面看去,只见那些光着身子,**上身地匈奴刀斧手,一手拿着一把战刀,一手拎着个铁盾,一个个气宇轩昂,满不在乎地盘旋在阵列之间。颇为凶悍。

而一旁的张孟孙却在那里紧皱眉头一声不吭。

石勒此时对青州军的恐惧大减,他斜眼看张孟孙问道:“孟孙公以为如何?”

张孟孙前跨一步禀奏道:“大将军千万不可大意,青州兵既然已退,还望将军收缩防线,以免青州军寻到我方破绽,趁机进击。”

石勒低头不语,刁膺马上上前禀道:“属下认为青州兵正在犹豫。已有退意,大将军可不能功亏一篑,停滞在此,属下以为我军应乘胜追击,不给青州军任何喘息之地,就算无法全歼青州军,也应将其驱逐,使其离开战场。否则我方在此苦等,全军重甲,天气酷热,必不当持久,如若青州铁甲一直在我军左右徘徊,必成我军之大患。还望大将军定夺。”

“主公。青州铁甲当世雄兵,我军初建不久,羽翼未齐,此时和青州铁甲硬碰硬。损人不利己啊。还望主公三思。”张孟孙再次进言。

“老师不这么说,我还真没有注意,匈奴的长矛手装甲防护最好,长戟手次之,这些刀斧手干脆连件像样地衣服都不穿。看来这些匈奴兵并不是按照级别的高低分配铠甲地,最低等的长矛手甲反而多和厚,精锐的长戟手反而轻甲,而最精锐的刀斧手干脆光膀子。这和咱们青州兵大不一样。”王勇强感叹道。

“精锐的轻步兵。”张金亮在一旁嘟囔了一句。

“老师说的是什么?”王勇强没有听清楚,问了一句。

“精锐的轻步兵。”张金亮大声又重复了一遍,“石勒众原本是骑兵,今天不知怎地却用步兵的形式出战。不过他们地步兵不是专业的步兵,有些战术动作不熟练是必然,他们能走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大丈夫当断不断,必有后患,世龙决心一定,孟孙公不必多言,下令,全军加速压上。中军跟进。”

刚刚回到张金亮身边的贾志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个石勒还真有一套,这个步兵方阵的组织水平,甚至赶超咱们青州了。他们用10到12个长矛兵在前。4到6个弓兵在后掩护,七八个戟兵夹杂在长矛手和弓手其间,组成两列纵队,然后再用20个两列纵队前后两排组成步兵方阵,纵队中央还有刀斧手游离其间。尔后再用20多个这样的步兵方阵组成三列进深的大阵。骑兵和中军在后。这种阵型进可攻,退可守,也不怕车弩地射击。不错不错。”

“贾队长说的可能有点错误,这些方阵并不一样,有的长矛兵多一点,有的戟兵多一点,不一而足。并且他们每个方阵的总人数也不一样,好像很乱,不像咱们青州兵那么整齐。”杜平也放下了望远镜。

“嗯,估计这是战争的结果,有些人员缺编,还没有补充上。”经受不住头盔的苦闷,又把头盔取下来的王勇强继续问贾志和杜平道:“两位看出匈奴这个步兵方阵和咱们青州所用地九宫八卦阵地区别没有?”

杜平笑了一下。说道:“青州的步兵方阵是以拒马为基础。用拒马抗击对方的骑兵,而这帮匈奴摆出地这个阵型完全依靠的是用长矛来防御骑兵的突击。咱们方阵步兵用的大槊和骑兵用的大槊差不多,都是前细后粗,以刺为主,主要对付步兵的,强度并不高,所以可以做得很长,还能用两节结构。匈奴兵这个方阵步兵所用的长矛可是用地是粗重的长矛,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他们的长矛虽然长短不一,不过大部分长度都是在一丈以下,别看他们的长矛都不长,不过那矛杆子的直径一个个的都象小树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