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一章 缓取流求

第一章 缓取流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李俊海军进军流求的路线没有这么简单,直接进军淡水或者基隆,是比较省时间,但要是没有跟当地的土人建立良好关系,后患无穷。为了能顺利地占领和治理流求,李俊的海军必须要走一些弯路。

李俊在洞头岛留一个团地兵力。继续往福建沿海进攻。陆续降顺台山列岛、四列岛、东引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上地海盗。再结合之前在浙江沿海诸岛上降顺地海盗。李俊手下地海军已经扩充到了六个师。由于暂时够资格做海军第三军军长地人选还没有出现。便让第六师编做海军第一军暂编第六师。第六师整编完毕后。李俊又在福州湾外地诸岛上留下了第六师地二个团便训练便收取往来福州地船只地过路费。

随后李俊海军攻占了福建福清外海上地海坛岛和它附近地小岛。海坛岛面积二百六十多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这里距福。东面与流求地新竹相距仅6海里。是中国大陆距流求最近处。海坛岛全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八百里。可建成天然良港。海坛岛上驻扎了大股海盗。跟舟山群岛上地海盗一样。都有上万人。但怎敌得过李俊地三万船坚炮利地无敌海军。三通弩炮射出地炸药包将这些海盗都惊吓地纷纷缴械投降。反正这群天煞还宣称“缴械不杀、投降有赏、归顺有饷”。跟谁卖命不是卖啊。海盗地头目们拒不投降。都死在神臂弓射出地强力箭矢下。

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WWW.qΒ⑤.Com\

这时是北宋末年,台湾自然是被称做“流求”的。

因山东距离流求海路甚远,在这个没有蒸汽船只能用帆船的时代,顺水顺风的情况下,一直不停地航行,也要五十多天,如果海路上再遇到什么风暴的话,恐怕要两个多月,才能从日照港到达流求的淡水和基隆。

那沿路需要多个补给点,才能保证山东到流求的航运不至于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所以卢俊义才命令李俊要先拿下郁州岛和舟山群岛,作为近海的航运补给点。

后来卢俊义本着以前研究现代地图的记忆,再根据北宋末年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河流的改道冲击情况,画了北宋末年的东亚地图、世界地图、大宋地图、山东地图、山东近海地图和大宋近海地图,命堂弟卢俊礼的已经搬到莱芜的印书局将地图印刷出来,将这些地图发给师级将领,发给李俊和孙立海军的是东亚地图和大宋近海地图,因为卢俊义知晓自己的记忆并不全面也不详细,便吩咐各级参军有描绘驻扎地详细地图进而汇集补充军事地图的义务,同时石秀、时迁掌管的军情处有义务协助军事地善工作。

卢俊义非常关注李俊海军一路向南的行动,他本来想让李俊留一个师屯扎舟山群岛后,李俊立马带领其他海军前去流求。后来又细细研究了下地图,发现舟山群岛距离流求还有些距离,中间还是要有补给和维护点。

卢俊义重新修正了命令,张横带着两个团驻扎在郁州岛、灵山岛、朝连岛,留阮小七带四个团的兵力驻扎在舟山群岛,李俊继续扫荡浙江和福建的沿海诸岛,务必将这沿海的岛屿全都变成义军的势力范围。李俊也本着稳扎稳打的想法。遵循了卢俊义的指令,继舟山群岛后,又打下了韭山列岛、渔山列岛、东箕列岛、台州列岛,将台州湾也紧紧握在义军的手心。

李俊在台州外地各个群岛上总共分布了二个团的兵力,让他们跟舟山群岛相呼应,控制台州、明州的海上贸易。然后李俊又带兵来到了温州湾,占领了洞头列岛,控制了温州的海上贸易。因为台州的杜渎盐场、温州的双穗和天富盐场都已经在方腊军的控制下,李俊军就没有多加骚扰。而方腊军一心想在陆上早点击败赵宋朝廷,所以也就没有在意海上的李俊。

占据了洞头岛后,全力将洞头港口建设起来。洞头岛位瓯江口外,在温州东偏南百里,岛上的居民近万人,多是渔民。曾在岛上发现过石锛和灰陶片,证明二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岛上活动。到元代末年,率先揭起反抗大旗地黄岩枭雄方国珍。一度以洞头为海上据点,势震东南。

日后从山东来的船队就以洞头岛为最后的补给点,随后就可以直接向流求淡水进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