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重生之巨变 > 第663章 没有可以造啊

第663章 没有可以造啊(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哦?所有人都没考虑到的问题?你想到了?”张伟东大加好奇。

“你们在聊什么呢?”张萌的妈妈这时候也从房间里出来。

“你别说话坐着听。”张伟东道。

“阿姨,我们再聊打工呢。张叔叔,目前出门去打工的这些农村青年,甚至包括一部分城里青年,他们出去干的都是一些什么工作,您了解吗?”胡铭晨问道。

“应该都是进厂吧。”张伟东大致确定道。

听了胡铭晨的详细讲述,张萌是一年发懵,他不太听得懂这些大问题,可是张伟东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之前人人都说鼓励外出务工好,不管是政府还是媒体,讲的都是好的那一面,但是其所带来的危害影响,却没有一个人提及。

现在胡铭晨当着张伟东的面说了那么多,是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而张伟东作为一名有抱负的中高级干部,他不得不思索这个问题,而且他的见识和理解能力也远非张萌所能比拟,不少方面,他一想,就知道胡铭晨所言非虚,有些情况现在还没有暴露,可是,它是存在的,终究会显现。

而胡铭晨的诉说,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经历和亲自感受到的氛围。

在他重生之前,杜格乡呈现出的就是这么个样子,过年的时候热热闹闹,一过了年就冷冷清清,就算是赶场天,街上也是一片凋敝,几乎见不到年轻人。

“的确,大部分进厂,不过,大多数进的都是一些民营中小厂,技术落后,环保不完善,就靠人力。那些大型的工厂,对进去的员工还有要求呢,比如高中毕业,比如中专毕业,有些还需要的是技职类大专。除了工厂,还有工地,还有底层的服务业。总之,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他们从事的是底层工作,学到的也只是低阶技术。这些目前是可以大行其道的,可是十几年后,就未可知了。难道我们的产业一直不升级吗?一直靠着底加工过活吗?不可能的,人口红利都会消失,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就得一步一步产业升级,到时候,这些东西会淘汰掉。就算他们愿意回来,投资个小造纸厂,小纺织厂,小五金厂,我们也未必会接收。”胡铭晨道。

“为何不收,那不挺好的吗?我们凉城就缺乏小工厂,只有国营大企业。”张萌的妈妈疑惑不解道。

“一,成本,二,环保。我所说的成本还不仅仅是运输成本,到时候我们的交通会很大的改善,当然了,比起沿海城市靠航运就能运出去出口,还是有所不如,但是条件会改观很多。我所说的成本是产业链,比如一个单独的服装厂,一个单独的电子厂,在我们这里是死路一条,没有上下游供应链,成本就会很高。第二,现在沿海很多城镇的水都是黑压压的,空气灰蒙蒙的,泥土也受了放射性污染。这种现象能够一直持续?不可能,目前为了快速积累,可以放任一下,但是,这种以牺牲环保来换取经济利益的方式不可能长久,老百姓也不会一直支持。到时候在产业升级中他们被淘汰,难道我们就可以破坏青山绿水接收这些产业?坦白说,我觉得可能性也不大。而搞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他们其实也不怎么会,回来也会觉得无用武之地。”

那是留守儿童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留守老人也是一个重大隐忧。甚至有一户人家将四个孩子留在家,夫妻双双出门打工,可是四个孩子却误食有毒菌,四个孩子全部罹难殒没。还有一对老人,子女孙子都出门打工了,他们却死在床上半个多月才被邻居发现,等撞开门进去,已经蛆攒蚁聚了,好不悲惨可怜。

“你说的有道理,我承认,可是,不让他们出去,又是不行的,劳动力过剩,他们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我们只能鼓励,不可能制止。”半响之后,张伟东沉声道,“而且,我也相信,他们外出一些年之后,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相信有些有志青年会回到家乡来创业,故土难离嘛。”

张伟东虽说他相信,可是,他的话显得底气也不是太足。因为胡铭晨说了一个例子,就是当地考出去的大学生,回来的十不存二,这一点,目前就在发生,这方面的数据张伟东掌握得比胡铭晨详细。

每年从凉城考到全国各地读大学的上万人,可是每年愿意回来工作的,少之又少,而且这些人回来,大多还是为了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真正投入了民间企业或者创业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些人要么去了一线城市,要么去了沿海,就算回到省内的,也基本上选择留在镇南。

“张叔叔,或许有一点,是所有人都没有考虑到的,不仅是你们,还有哪些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胡铭晨一脸凝重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