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起大明 > 第0301章 售米

第0301章 售米(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薛家的两处米铺有锦衣卫保护没有发生大的麻烦,文人书生没有来搞事,就是小偷扒手也很少,直到满足了京城人的好奇心,薛家米铺的售米速度才稳定下来,不过这卖米速度也是以前的三倍以上,如果薛家不尽快寻找大米的货源,用不了一个月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就无米可卖了。

同时薛记绸布三江汇通两处铺子也开始装修了,杏花酒楼有开始清场挖土,薛家要重修杏花酒楼了,薛家又重新在京城兴旺起来了,这让喜欢薛家和嫉恨薛家的人,都暗暗注视着薛家的一举一动。

不过最让京城皇宫和官员关心的还是薛庄的出兵,薛庄总管薛四带着先后招募的一千新兵,和薛庄准备的火药、火器、粮食等物资,以及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让兵部提供的,一千将士的全套武器服饰装备,浩浩荡荡的奔山海关而去。

天启皇帝得到薛家出兵辽东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天启皇帝就是不明白自己的师傅是怎么了,难道离开薛家在辽东就不能够打仗了吗,薛家军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强大吗,天启皇帝不相信薛家临时征召的一千新兵,到了薛破虏手里就变成了一群老虎,其实这个问题朝廷里很多官员也没有想明白。

现在天启皇帝腾出手来处理宣大方面的事情,天启皇帝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撤换了宣大总督王家桢,由张朴接替宣大总督的位子,张朴得到了天启皇帝的耳提面命,张朴在宣大总督的位子上就是跟大同副将薛云搞好关系,让薛云能放心征剿蒙古和建虏,一句话就是配合薛云,其他涉及大同方面的事情就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做好皇帝的顺风耳、千里眼就行了。

祖父薛睿的话说得陈小姐有些不好意思,忸怩了一会才说:“爷爷,薛记绸布三江汇通两处铺子重新开张之后,主要的交易都会放在薛庄完成,杏花酒楼也会作比较简单的恢复,相信对生意的影响不大。”

祖父薛睿听了有些吃惊说道:“孙媳,难道云儿有什么安排吗。”

陈小姐说道:“爷爷,相公知道薛家功高震主奸人挑拨的后果,已经有向大同府或者杭州府转移的想法,对薛家在京城的生意没有报什么大的希望。”

祖父薛睿沉默一阵说道:“唉,这世道想做个忠臣也不容易啊。”

陈小姐说道:“爷爷,孙媳跟薛四叔和薛十一哥商量,会给薛二叔增加一些人手,可惜没有按相公的要求招满人数。”

当张朴向天启皇帝提到渠家祯部的时候,天启皇帝含糊地说道,就让渠家祯在宣府做一只不打瞌睡的狗吧。

新任宣大总督张朴明白皇帝是要自己牢牢的盯住薛云的一举一动,可是张朴心里非常为难因为恩公魏忠贤魏公公是要自己和薛云亲密合作呀。

祖父薛睿说道:“唉,朝廷朝晴暮雨,我们薛家就像那江中漂浮的小船,不知道什么时候浪打船翻,辽东的事情让薛二他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吴记米铺惠民粮栈在三天后开门营业了,经过薛府门前的大骚乱后,薛府的两个平价米铺在京城家喻户晓,开业当天不光是周围的街坊四邻来买米,就是很远的京城百姓也来买薛家的平价米了,薛家的米还是按京城的中低价发售,米还是上等米,没有掺杂使假,也钱足秤够。

薛家吴记米铺惠民粮栈的掌柜看见买米的人太多,一面吩咐伙计去通知薛庄加紧运粮,一面做出每人限购一斗米的手段,可是挡不住来薛家买米人的热潮,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米铺见人越来越多,害怕人多了发生踩踏事故,在征得薛家管家倪虹霜的同意,在没有剪彩的情况下就开始售米了。

不到中午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的米就见底了,还好薛庄拉来了四十车大米,这才没有让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断售,不过拉来的四十车大米有只让两家铺子坚持到午后而已,可是现场还有好几百人没有买到米。

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的掌柜伙计费尽口舌解释,还给这些来买米的群众写下条子,让他们明天到米铺来随到随买,这些人才有些不甘心的慢慢离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