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草头兵 > 第316章 中原急报

第316章 中原急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自从陆续从中原移民,这辽东一带的耕种面积大大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游牧民族的活动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若想保持原有的旧俗,就必须被迫往更北一些的地方迁移,这让那些已经习惯了辽东气候的部落很不习惯,渐渐的也就开始有了一些转变,渐渐的开始接受汉人的风俗习惯。

将颁旨的太监送走之后,杨戈与众人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众人意见不一。

不愿意去的,自然是因为如今辽东军形势一片大好,只要将新罗顺利拿下,整个半岛都成了囊中之物,可谓后顾无忧。眼下中原又是隐现乱象,最妥当的自然就是留在辽东,暗中壮大自己实力,一旦中原有变,即可马踏中原,建立不世之功业。若是带着人去了山东,恐怕深陷乱军之中,终ri奔波劳累,反而适得其反。说不定龙游浅水遭虾戏,更是遭了旁人暗算,也未可知。

愿意去的,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如今辽东虽然已经大定,但距离中原毕竟遥远,无论出了何事都是鞭长莫及。这一次倒是个机会,若是能依托辽东大本营,在山东又能牢牢站稳了脚跟,适时而动,也是绝妙好计。

一时间,辽东军高层分成了两派,争执不定。其中王猛左文龙等人都是倾向于前者,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将辽东经营好,就是立于不败之地,何苦现在就去冒那般风险?若是敷衍圣旨,亦可随便派一些人去应付应付即可,杨戈身为主帅,却绝对不可轻易置身险地。

但以李靖为首的新锐将领却是认定,只有锐意进取才是最佳的策略。经营辽东坐山观虎斗固然不错,但若是能乘势而为,将山东一带纳入自己怀抱,岂不是更好,进可图霸中原,退可由海路回归辽东。有强大水军的支持,又有何担心的?

杨戈正在浮想翩翩之际,耳边又传来了周文博的说话声:“就在上个月,江都龙舟制作完毕,当今圣上已经宣称,即ri将南巡,前去江都一游。”

杨戈听到此言,顿时吃惊非小,一双眸子烁烁发光,紧紧盯着周文博的嘴巴:杨广终于要下扬州了!

看到杨戈若有所思,周文博心中暗自叹气,却又对杨戈的心思琢磨不定:大隋变乱在即,各地豪门世家,把持朝政,势若割据。而眼前的这位杨戈杨总管,如今正是兵强马壮,手下jing兵悍将不计其数,若是也要争霸中原,恐怕希望不小。但,这位总管大人,从未公开谈论此事,究竟心里想的什么,却是让人疑惑不解。

杨戈想着此后可能引发的系列变化,周文博也陷入了思索当中,两人一时间竟是没了话题,沉默了许久,周文博突然想起一事,拍着大腿叫道:“险些忘了一事。总管大人,李将军托我捎来一个口讯:变乱在即,大人当早作准备,还是及早返回辽东为好!”

杨戈悚然心惊,不错,眼下可是关键之举,决不能掉以轻心,如今已经灭掉了百济,至于新罗,论起势力还不如百济,有胡刀谢映登两人出马,应该是足够了。

渐渐的,李靖这帮人的意见已是占了上风,最后杨戈权衡利弊后,断然做出决定,亲自领军五万,兵发山东!

由于胡刀谢映登等人还带着十万大军征讨新罗未归,此时辽东各地的士兵又不能完全抽调出来,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大本营,万万不能有失。杨戈与众将领商议过后,即ri起各地进行招募,组成新军,进行训练。

招募令下达后,踊跃报名者不计其数,让杨戈等人大喜过望。

这其中,来自中原的移民自然占了一半之多,杨戈发布招募令时明确提出,新军乃是为了回山东而招募,这一点对于那些不舍故土的人来说尤其重要,能有机会再次回归家园,更有甚者说不定能建功立业博出一番富贵出来,这让那些移民中的jing壮汉子顿时动起了心思。

除此之外,让杨戈等人兴奋的是,诸多胡人部落的彪悍牧民竟然也是十分之踊跃,不过几ri已经报名近万人之多。说起来,这也是拜了辽东军所赐。

想到这里,不禁感激的望了周文博两眼,拱手道:“既然如此,这百济新罗两地就交予文博兄了,明ri我便赶回辽东!”

周文博慨然允诺,杨戈此举正合他意。当ri周法尚病危,临死时将他招至床前,言谈切切,其中大半言语却是为了杨戈其人。照周法尚所说,杨戈其人,其志非小,恐怕ri后有大作为,叮嘱周文博,好生襄助杨戈,ri后必有厚报。

此际杨戈将百济新罗两地交在他的手中,其用意不言而喻。若是ri后杨戈当真取了中原,他周文博坐镇百济新罗,也几乎等同于裂土分王了。此等重用,自然是杨戈回报他周家父子的。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老周家能得到杨戈如此信任,自然也当以国士报之。

次ri,杨戈登上战船,由乐进率领一支船队,顺风顺水,一路直行到了身弥岛。稍微歇息半ri后,快马加鞭赶到了新义州。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新义州等待他的,不单单是李靖王猛等人,还有一份来自杨广亲手拟定的圣旨,却是昨ri刚到的。

圣旨上讲的明白,要调派辽东军五万,由杨戈亲自率领,由海路到达山东地面,负责征剿反贼。换句话说,就是要让杨戈替代张须陀的位置,继续护卫山东一带的安宁。但让人有些疑惑的却是关于征调杨戈走后,辽东竟别无其他的安排。似乎朝廷已经默认了杨戈在辽东一带的势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