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 第36节

第3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放风筝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也是一项锻炼身体、去病免灾、增强体质的活动。但是,风筝在诞生之初并不是用来娱乐的。

在历史上,风筝曾经有过多种用途,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手段。如春秋时期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除了用作军事上做侦察工具外,风筝还被用于测距、越险、载人等。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向(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楚军士气,这就是“四面楚歌”的故事。

南北朝时,风筝曾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据南史卷八十《候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五线谱是谁发明的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是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

五线谱是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圭多达莱佐发明的。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示音的趋向和高低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纽姆谱最早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

到了11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8度左右,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

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16世纪,欧洲各国又用加线的办法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使音高的记载更完备。

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

与其它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备着难以替代的优点:它的音高形象感强,容易区分高低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时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适用……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看最新章节

风筝最早是干什么用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