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成神宝典谈写作 > 101谈写作(五十九)《以“诛仙”论渲

101谈写作(五十九)《以“诛仙”论渲(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小凡的心中,忽然涌出了一阵说不出的寂寞,站在这高高的擂台之上,遍观围在台下的无数目光,却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究竟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总是要一个面对着所有人,连一个朋友也看不到!

十六岁的少年,在心里默默呼喊,倔强地咬着嘴唇,低下了头。

(上面一段是主人公心境描写,其落寞孤独,为后面的情景描写定下了基调,以前101在文字燃烧一贴中提到过,小说中的景色和环境如何,一种是作者的客观描写,比如这段开场的风回峰弟子的反应,神情轻松,看到主角还友好的点头微笑;另一种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他如果心情沮丧,那感受就是嘲讽,就是不爽。

两者对照在一起,就形成了反衬,客观描述是正能量,主观心理是负能量,这比仅仅写主人公的心理,情绪更为强烈。)

看这一贴之前,大家先看看前一贴,里面集中讲述了三者的理论概念,举例都是古诗词,有点儿不好懂。

101谈写作(五十八)《衬托、烘托、渲染区别(转)》

<a href="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amp;tid=810625&amp;fromuid=556121" target="_blank">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amp;tid=810625&amp;fromuid=556121</a>

这一贴101尝试以《诛仙》为例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大家理解“渲染”、“烘托”、“衬托”的使用技巧,因为《诛仙》公认是仙侠小说中写情比较突出的,101最近读的时候,时时情绪起伏,为主人公张小凡的不平命运而扼腕叹息,当他爆发时,又跟着激动不已。

究其原因,就是作者能够很好的运用衬托、烘托、渲染,再加上人物的心理刻画这些技巧。

山风徐徐而来,拂过脸畔。

(这一句景色描写插入,徐徐山风拂面,下一句当的一声,有突兀之感,而主人公心里一跳,第一个念头想的是灵儿师姐,这就是渲染+烘托,此时此刻突兀的钟鼎声仿佛敲在主人公的心上一般,提醒他牵挂的师姐已经在比赛了。

先用徐徐山风烘托上面心情的落寞,再用突兀的钟鼎声烘托主人公的哀思。试想,如果去掉山风和钟鼎声,只是主人公一味的想,是不是有点神经质的感觉?)

“当!”

如果你的作品读起来干巴巴的,没有情绪,没有让人燃烧的感觉,多半就是这些技巧没有掌握。

好了,下面先看节选的内容:

“坎”位台下,风回峰弟子大都在此,张小凡从中还看到了那高姓师兄一帮人。风回峰是青云门中一大支脉,弟子人数超过了两百人,仅次于长门通天峰和龙首峰。很显然风回峰众人从曾书书那里听到了什么,一个个神情轻松,看到张小凡居然还很友好地微笑点头。

不知为什么,张小凡突然觉得前方所有人和善的笑容都那么讨厌,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蔑视。他面无表情的走上了擂台,身后台下,所有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这一次,甚至连曾书书也不在了,因为他自己也要比试。

可是就算他来了,也应该要为同脉的师兄喝彩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