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张孟高 > 第三章 诸侯会盟

第三章 诸侯会盟(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张邈见张超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惊讶无比。不过转念一想,便猜到是臧洪在背后所教,心下释然,亦随声附和:“孟高所言极是,文举兄,你莫要推辞。”

桥瑁一听这话,鼻子差点气歪,不过他又不能把话挑明,只好继续言道:“车骑将军担任盟主自是合适不过,可他人尚未到达此间,吾等尚需一带头之人,以我之见,公山兄最为合适,你乃刘老太尉之侄,汉室宗亲,再无人比你更为合适。”

刘岱闻言,微微一笑,回道:“元伟此话差矣,论到出身,还有一人比我合适,伯业兄乃车骑将军从兄,应由他暂代盟主之职才是。”

袁遗听到众人将话头转到自己身上,忙连连摆手,推辞道:“在下从政尚可,治军略有不及,此事万万不可。”自己有多少斤两,袁遗最是清楚。而且不管是盟主也好,代盟主也好,都是烫手山芋。他本身能力不足,接了并没什么好处。

“孟卓兄来暂代盟主如何?”刘岱见袁遗死活不答应,只好将这个难题丢给张邈。

张邈正饶有兴趣地看着热闹,没想到刘岱居然想摆他一道,自是不会犯傻,摇头笑道:“不可,不可,公山兄还是另寻他人吧。”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各地诸侯纷纷举义兵,打出讨董旗号。

渤海太守袁绍凭借家世威望,自称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带领本部兵马进驻河内郡,与河内太守王匡合兵一处。

冀州牧韩馥坐镇邺县,给袁绍和王匡提供粮草。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共同进驻酸枣县,而奋武将军曹操此时也领一路军进驻酸枣,只不过他的这个将军封号是自封的。当初董卓拉拢他时,仅封过一个骁骑校尉的官职。

豫州刺史孔伷在颍川举兵,后将军袁术进兵鲁阳。

张超见众人虚与委蛇,互相推诿,不禁心中暗笑。虽然他有心插一杠子,但他也有自知之明,论年纪,他最小。论资历,他最低。且他有张邈这个兄长在,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出头。就如袁术与袁绍,在汉末,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即使袁术官职再高,也别想做上盟主。

桥瑁见众人推来推去,早已气得七窍生烟。那刘岱分明是在戏耍于他,将在座之人几乎提了个遍,但偏偏就不提他的名字,他哪里还会不明白刘岱心里在想什么。

见到局面僵持不下,张超忽的扫见一人,顿时计上心头,朗声言道:“诸公请听我一言,如今我等联军到此,誓为征讨国贼,诸公已推选车骑将军担任盟主,那这代盟主之职,自然应由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我认为,北海孔文举最为适合。”

此言一出,各路诸侯尽皆哑然,看了看张超,复又望向孔融,竟是无言以对。

孔融,孔子十九世孙。其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若论家世威望,均属上乘。

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也相继起兵征讨国贼。

中原几路讨董联军汇合在酸枣县,设台摆阵,围坐一圈,此时到达这里的有刘岱、桥瑁、张邈、张超、袁遗、鲍信、曹操一众人等及亲随。

到了此时,自然是需要推举出一位合适的盟主。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在座之人各有心思,围绕此事展开争执。

首先出言的是桥瑁,这一次讨董联盟之所以能够成功,全凭他伪造三公密信传至各州县处,方才促成此次讨伐联军。是以,他认为自己做这个盟主,才最是名正言顺,遂言道:“诸君远道而来,至此会盟,均为讨伐董贼。当选出一德高望重的盟主才是,不知各位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这盟主之位,理应由四世三公的车骑将军袁本初担任,我觉最为合适。”刘岱很是直接的点出袁绍,虽然在联军之中官职最高的人是后将军袁术袁公路,但怎奈论及年龄,袁术要小于袁绍,推选的话,自是长兄在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