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623章:三大中转地之一

第623章:三大中转地之一(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刘彦趁着白令海峡那边还能直接从陆路去北美,派出队伍尝试过去,冒险为的就是了寻找到更多的物种。他还不断要求南1海舰队寻找新大陆,也是想要搞到更多的物种,尤其土豆这种宝贝。

刘彦这支队伍是沿着长江南岸不远处走,会先去高骊山登高望远,他们到山顶之上向南看去,一大片的沃野良田尽收眼底。

“至少二三十万亩的农田,难怪建康会有那么多的人口。”田朔这个太仆平时很少说话,他现在却是双眼放光地看着一望无际的农田,后面不知道是发现了什么却开始皱眉:“怎么没有栽种树木?这样不会让风大一些吹倒秆?”

农田之间每相隔一段距离栽种树木是近些年才提倡的事,尤其是以南方最为重视,那是从沿海地区经常发生飓风、台风得来的经验。

这边是长江边上,风势并不算小,可以想象越是靠近长江的农田收成肯定就越不好,田朔实在搞不懂东晋小朝廷打仗不擅长,怎么连农桑也这样胡来,至少是应该在长江河岸边多栽种树木才是。

汉国没有设立大司农,太仆除了管理马政之外还兼管农桑,田朔此行南下并不是单纯陪刘彦巡视,他大部分时间是会被用来实地看看各地的农业,等待刘彦进驻建康,也就是他到处奔波的时候。

事实上,京口现在就是作为南北的贸易集中地,不管是长江以北还是以南,包括巴蜀等地方的货物都是尽可能运到这里,然后再由各地商贾采购进行分流。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与汉国对内河水道以及海航的利用得力,走内河水道以及海运远要比陆路方便得多,也是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

刘彦回忆了一下,问道:“寡人没有记错的话,青州的蓬莱以及广1州的番禺就是另外两处大催场吧?”

蔡优管的就是资源调配,商贸也是职权范围之内,肯定了刘彦的问话。

蓬莱是在东牟郡,它距离黄河出海口也不远,既能联系辽东半岛,也可以快速进入黄河水道,作为货物中转站的确合适。

番禺其实就是现代的堪1江,它其实是为了联系交趾那边的印度次大陆,运过去的商品并不多,主要是接收印度次大陆和一些海上岛屿的资源,以翡翠、玳瑁、香料和名贵木材为主。集中抓捕到的奴隶也是其功能之一。

对了,现在南方也并不是大规模种稻米,除了麦之外,以小米的栽种最多,另外就是黍、栗、稷、菽,稻现在是印度次大陆那边的主粮。

汉国重新收复交趾,除了不断侵袭林邑与扶南进行抢劫之外,就是在干挑选稻种的事,已经在广1州那边进行培育和改良试验,等待稻种过了几代,会缓缓向北进行一再培育以及改良,反正绝不是直接推广。

要说拿到什么地方的粮食就立即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栽种,那真的是不懂农业的人才会干的事情。

比如说得到南亚优良的稻种就弄到北方去种,因为稻种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的关系,颗粒无收绝不是什么稀奇和夸张的事,真的是需要有一个缓慢的培育和改良过程。

倒是像土豆和马铃薯这种根茎类的食物对气候和土质不挑剔。

在京口巡视了一番,刘彦重新出发,他们走后被清场的人才重新返回,谈论的就是刚才发生的事情。

那一间刘彦亲自走进去观看的店铺一时间挤满了人,基本上是被询问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一些本来不是做布匹买卖的商贾竟然购进,那些被刘彦亲自触摸过的布匹更是有商贾出天价求购。

扬州人口多,开发程度就高,不止是农业上面,基础建设也非常不错,道路上面四通八达。

京口这边有开挖一条水渠,名字叫破冈渎,是三国时期用以连接秦淮河和太湖的水网,也可以通往建业,算得上是扬州的运输干线。

得益于有破冈渎的存在,周边也有炼湖以及赤山塘这两处大水泊,修建灌溉系统也就有了基础,致使农桑业极其的发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