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368章:潼关战场

第368章:潼关战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率领杂胡进攻的不是别人,是与汉军有过较量的翟斌,他战败回去之后神奇地没有被有残暴名声的石虎干掉,是撸了官职之后发配到苻洪麾下。

在这么个年代里,甲骑具装就是处于最巅峰的兵种,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车兵的存在,是彰显国力的一部分,也是一国得以存在的武力。

厮杀过后的战场,冉闵骑跨朱龙马手持长戟,一双重瞳扫视战场。

出战的冉氏秦国具装重骑兵慢慢汇聚到了冉闵身后,一千具装重骑兵实际上只有伤而没有亡,不少具装重骑兵的骑士和坐骑身上插了不少箭矢,可实际上只是伤了点皮肉并不严重。

潼关之外的战场空间并不大,那是作为一个关隘所决定了的事情,毕竟关隘之首要就是因地而置,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建关隘。

具装重骑兵汇集到了冉闵的身后,随战的轻骑却是在忙着干掉只伤没死的敌军和寻找己方伤兵,他们还会收集兵器以及甲胄,连带活的或是死的战马也会被收集回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农麾下不缺悍将,可在装备上面一直都是石碣赵国各路中最烂的。

有一身悍勇的本事也要有与之相配的装备,不是说什么借外力,但拳头砸人只伤,利器命中却死。有无甲胄护身又是关键,要不再武勇被捅一下就死了,又怎么发挥实力。

苻洪下意识就看向了周边的乞活军,没有统一制服就不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其实都是一个样,可哪怕是李农的亲卫军也真的显得很寒酸,有一把看上去不错的金属兵器就算不错,甲胄什么的想都别想。

乞活军不是没有能力搞来甲胄,是石碣赵国不允许晋人身份的乞活军在级别不达标时拥有甲胄,那么也就是一些个别人能够有甲胄,其余人哪怕是有甲胄也不允许穿上。

当然了,规定是那么回事,藏在衣服之内又是另外的回事,没人追究不算什么,真要有人告密却会没了小命。

石碣赵军可不会安安生生地让冉氏秦军干活。

在苻洪的命令下又有杂胡吆喝着出了营盘,看数量该是有三万左右,他们一出营就是各种声音“嗡嗡嗡”连成一片。

胡人不缺骑兵,可胡人并不一定就是骑兵,处于最前面的是接近六七千的轻骑,余下则是徒步跑在最后面。

按照苻洪的想法,他最想消耗的并不是杂胡,该是李农麾下的乞活军。

李农当然清楚苻洪的心态,往阴暗的方向想没有比同室操戈更让苻洪愉快,但李农并不是苻洪的家奴更不是部将,石虎更是没有指定谁主谁副。

要说石碣赵军中晋人的境地那么恶劣,为什么李农还要死心塌地为石虎效力,那就关乎到所谓的忠义问题。而民族观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个人的忠义真比什么民族大义或国家之分来得更被重视。

一边是冉瞻时代的情义,另一边是石勒时代的忠义,李农内心的纠结与徘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他来潼关是君王诏命,来了之后也不是真的拼尽全力,那就是苻洪为什么会是这种态度的原因。

冉闵的三千亲卫军装备上非常豪华,手中的兵器是汉国出产的骑枪、斩马刀、强弓,身上的甲胄也是汉国出产的骑甲。

要说什么汉国出品必属精品有些言过其实,但要说精良程度绝对不输当世任何一国,一千具装重骑再辅佐以数千打下手的轻骑,有冉闵亲自作为锋利的矛,战场上正在上演的就是一出地地道道的屠杀。

尽管关中暴乱不止,潼关与晓关的战事也是吃紧,可冉闵自信不会亡国还是有底蕴的。他的底蕴就在于手中的数万精锐,尤其是有精良兵甲的三千铁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