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263章:世家的生存法则(下)

第263章:世家的生存法则(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了飞黄腾达,牛牍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包括他所在家族的‘私’兵,凑出了一支约有五千人的部队。但他这支部队只是‘诱’饵作用,为的就是吸引那支汉军过来,给更高的大人物创造机会。

那位大人物叫王基,别误会,不是曹魏时期东莱曲城人、表字伯舆的那位王基,是出自清河王氏的那个王基。王基是石遵的亲信武将之一,说起来与王鸾还是亲戚关系。

清河属于冀州,那里可是一个诞生很多大家族、世家、‘门’阀的地方,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

世家或‘门’阀之前只会出现在外戚,因为光武帝刘秀依靠豪‘门’成了皇帝,东汉实际上就是属于豪‘门’政治,理所当然也就出现了世家,比如直接帮助刘秀称帝的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统家族、窦融家族、马援家族和‘阴’氏家族,但能够称呼为‘门’阀的仅有袁氏一家。没有错,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绍和袁术的那个家族,其余都只是世家。

世家和‘门’阀真正形成常例则是从五胡‘乱’华时期(又称南北朝)开始,随后出现在隋唐的五大姓和七大宗,他们就是从异族入侵中原,中原首次沦为胡人统治期间,依靠各种能想到或是想不到的手段崛起,才有了后面的风光。

他们距离发现的敌军也就是三十里不到,是向着那支辎重队笔直而去。

这边的地形相对平坦,虽说是有山,但山海拔不高的同时也没有形成山脉。如此地形至多也就是藏藏人,再则桓温也不会傻到用骑兵追击敌军追到山区。

牛牍要是按照国家层面来讲,他真的算是一个无名之辈,可要是在兰陵郡则就该是有头有脸。他是兰陵郡的典校兼任都尉参军,所谓的典校其实就是一个监视官输入不入九品,参军则是一种幕僚‘性’质,看辅助于谁就属于几品官。

一郡之都尉在两汉或是曹魏时的地位很高,可是到了两晋之后就属于中等偏下的官职,但别忘记这是在石碣赵国,这可是一个不看官职而看实际实力的国家。

牛牍是氐人和羌人‘混’血,实际上这样一来应该叫铁弗种,毕竟这年头铁弗除了称呼“驸马”或是“汉种‘女’婿”外也有‘混’血的意思。

目前活跃在长江以南的世家不少,以庾、桓、王、谢这四家为首,中原则是以张、王、郭为首。

要是查看石碣赵国的官职表,会讶异的发现,不管是在石勒时代还是在石虎时代,张、王、郭这三家占据的官职‘逼’近了整个石碣赵国的三分之二的程度。

不得不说的是,东晋那边的王氏与石碣赵国这边的王氏,他们实际上也是属于同宗关系。

事实上那是东汉末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当时天下三分,每个家族都会派遣子弟去某个诸侯下面效力,按照世家自己的说法就是分头下注。这样不论哪一个诸侯最后成事,家族总有一支能够发展起来,不会像整个家族下注在一个诸侯下面,该诸侯完蛋家族跟着万劫不复。

“已经过来了?”

“是的。”

“笔直地过来?”

“是的。”

牛牍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是的,他奉命拦截渗透过来的一支汉军,明确地知道数量和目标,也知道一旦在这一次事态下建立功劳自己将会飞黄腾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