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捡来的破碗是聚宝盆 > 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待

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待(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这个红亭子,倒是让刘天宇百思不得其解。

华国的寺庙喜欢在外墙上涂上不太鲜明的黄色,到了日本这个国度,黑,灰,冷绿,淡金为主色调,倒也体现了出家人的静寂本色。

刘天宇和香纯智子还有须佐从知恩寺出来,已经黄昏时分。

刘天宇在这领悟到的不是佛礼也不是什么道义,他喜欢的是这里的园林之美,始于屋前的细流之涓。

刘天宇寻着水声,走到一处水流之所。这并非天然溪流,而是不知何处引来的水汇在一处,在顺势而下,从高处滴落。在滴落的地面侧放着青灰瓦片,于是营造出雨滴的声响,真是神来之妙思,香纯智子清美的牵着刘天宇的手,十指相扣,素手洁白温软,仿佛无骨。

滴嗒声响,涓涓细流,让人静且闲。这里有汉乐府的质朴,唐诗的意境,宋词的底韵。而那水流跃到瓦上的一跳,还有南北朝时期小调的活泼。难怪日本人很葱白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塘阿,青蛙跳入水声响。

扑通一声水声响,似是打破宁静的瞬间,重归寂静之后,这声水响,反倒增加了宁静之感。看似没道理,细想很有味道,这不就是人们所说日本园林的禅意之美吗?这里没有古池塘,西本愿寺的庭院之前,只有老树昏鸦,还有青瓦片阿,细流跳落雨声响。

东山从银阁寺到清水寺,一路均是游览胜地。如果说西边的景观好比北方的山峰肃穆,庄重和质朴,东山的风景就好比红fen佳人的南方,倍添柔媚。

日式的寺庙给刘天宇第一眼感觉很素淡,灰色的屋顶,深色近乎发黑的立柱支撑或木条镶嵌,浅黄或白色的墙面,洗旧色的木格子窗,无一不朴素,但朴素的洁净,好象雨水冲洗过无数次,微尘不染的洁净。

第二眼细看,这素淡颜色中又有一种规律性的排列,那是通过线条来表达。屋棱的线条,窗格子的线条,疏淡有致,说不出特别在哪,只是一抬头望过去,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老树和黑鸦,是第三眼的印象。

寺庙的古老不只可以从脱落的壁画来判断,院中的老树亦是默默无言的证人。西本愿寺的老树上,还落着毛色漆黑的乌鸦,乌鸦的叫声虽不太喜人,和这空旷的庭院甚是相配。好象乌鸦从半空飞过那一声声啊啊的叫声,把这空旷的庭院的寂寥又延展到天空中。

这里没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地除了老树,疏疏栽了些日本松,苍劲之绿绝无花木之深的明媚。唯有一棵粉色紫薇树正当花季,好比老僧前面站着个小花童。

刘天宇站在知恩院前,阳光明亮,和二条城的阴冷似乎隔了一个时代。延着石阶而上,山门前有两位游客在门柱下闲坐,站在门廊的阴影里,风吹过来,清冷,携着树叶香气。

不巧,知恩院的大殿似乎在维修,庭院里逛逛也不错。

上坡左手有个红色的亭子,这种红掺了橘的色调,比正红还要俏丽,还特别用白色来衬托。在日式冷色调为主的庭院里忽然出现这么少女风的亭子,实在出人意料。

佛教的宗派很多,知恩院属于净土宗,信奉人生本来就是苦的,寄希望于往生世界。它是京都最大的寺庙,有一口十几人合敲才能敲响的巨钟。

刘天宇本来就是来看园林的,所以没听到钟鸣也不觉遗憾。

看来日本的庙宇还真是清修的地方。甚至颜色都单一,不像泰国和华国的寺庙首先用大面积的重彩给你视觉上的冲击,甚至佛像全身贴金,而这里的佛像不是高高坐在显眼的地方,却隐在神龛里。

从门外看进去,昏暗之中,不甚分明。

这让刘天宇想起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藏传佛教的神秘性,教徒们也是席地而座,静谧无言;还有巴厘岛的印度教家庭,礼拜的神像外还加一道门,一年要特别的日子才打开这道门,有种让人心里明白,秘而不宣的味道。

也许这就是神佛放心中,日日摩拜的也不过是化身。

其实关于西本愿寺,刘天宇也无心坐下去听那穿着黑白衫的住持和尚对着教众讲听不懂的经文,一个字也听不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