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的脊梁 > 第234章 回乡(求订阅)

第234章 回乡(求订阅)(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但实际上,其西支大渡河从河源学上才是正源。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岷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自高程3727米的弓杠岭;西源出自高程4610米的朗架岭,一般以东源为正源。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后,自北向南流经茂汶、汶川、都江堰市;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一说735公里是成都平原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杨铭虽然生在蜀中,但是却是在遂州。距离岷江水域相对较远虽然上一世也曾经看过但是那个时候可没有如今的原生态,两岸绿树成荫虫语鸟鸣加上那淡淡的水雾缭绕在夕阳下看去只觉得身若神仙仙境一般。

因为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所以虽然天干但是水利资源却并不是太缺乏,特别是在蜀中因为都江堰的关系岷江上下漕船吃水很深在正式进入岷江水道之后杨铭这才真正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船流入梭!

整个江面上横七竖八航行者来来往往的商船,渔船。比不上京城的画舫玲珑雅致却也有着一种另类的美感,他们坐的是漕船所以在水路上几乎迎面的船只都是靠边而行,毕竟正所谓民不与官斗,虽然漕帮并不算是官方组织,但是毕竟是给朝廷运送粮货如果发生点儿什么意外那简直就是倒了血霉。

而漕帮的威势在这一刻便立即体现了出来。

四万两银子,一个的兄弟至少可以分到十两银子,他甚至还可以拿出一部分安置那些孤儿寡母.....

只有白爷知道,四万两银子对于蜀中漕帮来说这是一笔何等巨大的巨款,而且这仅仅只是一个月内最保守的估计,那么如此算来一年时间那就是将近五十万两银子!

不过其他的汉子也不知道这三个大钱加起来到底是所少,他们只觉得白爷似乎今天有些魔怔了,跪在地上手里拿着那枚大钱发笑,虽说是狼狈之极但是似乎刚刚流血过多的脸上却洋溢着炙热的火红。

......

好在杨铭与礼部以及工部的随员并不是同坐一条船,这么多人也不可能一起而是分成了整整八艘,虽然杨铭这儿热闹滔天后面船上的人也很好奇但是却并不知道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每艘船上的舵爷才知道,在那一艘船上有着白爷的存在,而白爷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一刻,几乎漕帮的人都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

他们在蜀中可以说是水上的土皇帝,但凡漕船所向水面的行船无不有商贾、船家站在船头想白爷抱拳施礼!

中午,船队途经岷江上游从泸州转入涪江然后再顺流而下,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三台。

三台乃是与洪城相邻的一个县城,到了这儿其实距离洪城那边仅仅只是一步之遥了。

船,继续航行!一路上穿州过省,每天听着涛涛江水算的上是一个心旷神怡。

这段时间杨铭再一次过上了懒人的生活,每天除了欣赏两岸的风景便是听白爷讲述各地的风俗人情,而困了还有几女的香茶伺候,当然也免不了一些亲密的拉拉小手,这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服。

漕粮早已经北上,往往归途是不可能如此多船只一起返还的,按照惯例这些船都会由该船的舵爷在北方等待豪商运货蜀中一带,这也是漕帮最为赚钱的项目之一。

然而今天,一只由八艘千料漕船组成的巨大船队缓缓的驶入了岷江水域!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历史上,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事实上金沙江一支才是长江正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