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的脊梁 > 第八十二章 旧识?

第八十二章 旧识?(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成拿着大勺,在锅里均匀的搅拌了一遍这才满满的添在了一边洗的干净的海碗里,抬起头看见居然是杨铭赶忙放下勺子赔笑道:“哟!原来是杨老爷,您怎么一个人上路?”

杨铭笑了笑,从案子上端起辣子汤趁着热用嘴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心的喝了一口。

汤里面加入了面粉,滑溜溜的,里面还有生姜和大蒜,以及辣椒面,的一口喝进肚子立马就升腾起一股子热量遍布全身好不舒服。

“嗯!”杨铭应了一声,道:“本来想雇辆马车回去,又怕祖父他老人家我败家,这不一路轻装正好到处看看!”

“这儿那行!”张成回话,然后朝着一旁的一个职守兵卒道:“老五,赶紧的去找辆牛车来,哥今天送杨老爷回家,这么远的路可不敢让他走回去,到时候这全城的百姓还不得骂死我?”

书生跃龙门,庄户跳农门。

脱离农务是每一个农人的渴望,因为如此就摆脱了子孙后代在田地里刨食的生活,从而他们的人生也就有了希望。

杨云一家都千恩万谢的感激着杨铭,约定好次日就带着家人投奔杨铭,重新回到祖地光华村。

人生其实很奇怪,当你走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比如杨云一家,比如现在的杨铭。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居然有走到了城门口,城门口依然是往来的行人,匆匆间掏出一个大钱递给城门卫的兵卒然后又匆匆而去,如今的他们都习惯了没有加税的例钱。

杨铭在洪城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望,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他,但是因为甜汤的缘故让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少去了加税的盘剥,然后又是煤炭集团的组建真可谓是惠及乡里。

如今大车车的煤球、煤炉都朝码头上拉,这些货物都是销往附近州府的紧俏货,煤球少些,集团已经开始派人四处组建煤球作坊,只是一时间还不能满足需要,而煤炉就更加抢手,再多的货也不够卖。

既然需要货,就少不了人手,往往一个镇就办了好几个作坊,正如当初商量的一样,做炉身的做炉身,做炉心的做炉心,被分割成了若干个部件最后组装。

人手!

这些作坊在如今火爆的销售狂潮中就需要大量的人手。

在城门的一侧,原本的甜汤换成了辣汤,火焰微微的烘烤着锅底冒着一股股热气,混合着香味飘出了好远。

几个回乡的农人已经人一碗的一边品尝还一边让张成多加儿盐巴,太淡了没味儿。

不知不觉中兵卒和百姓之间之间那道无形的桥梁似乎已经被慢慢的打破,换来的是一声声感谢和一个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墙角的干草已经堆的很高很高,两个城门卫的弟兄正在打捆,他们需要早些送往骡马市,每个人都神采奕奕。

“帮我也来一碗!”杨铭走到张成旁边,他也想尝一尝这个味道,初秋的江岸的江风已经带着些许凉意,如果喝上一碗辣子汤全身热乎乎的甘露绝对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