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八八章 淞沪战 二十五

第一八八章 淞沪战 二十五(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蒋介石对此深表不满,叹道:“展堂不止自不来京,而且欲阻吾人入京,其处心积虑,必欲使国亡民困,不恤总理,且陷哲生。鬼计阴谋,昭然若揭。吾人不可为彼所惑,又何可与之同流而合污哉。”

为此,当蒋介石见汪精卫复胡汉民电稿有“拟不入京”之语后,立即将其改为“立候北来”。当晚,蒋介石临睡前再次叹气,对宋美龄说道:“哲生庸暗,季新狡猾,当此危局,余苟不力为支持,天下事尚可问乎?”

而此时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冯玉祥,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严重民族危机,深感国民党内部需要统一,同时自身处境也相当尴尬,冯系将领都害怕冯玉祥,都不敢也不愿再在他的麾下效力,冯玉祥其实在这个时候出路颇窘。

而蒋介石更是通过黄郛加紧联络冯玉祥。冯玉祥同黄郛关系密切,早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阵前倒戈,回师北京,即请黄郛出任摄政内阁总理。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闭幕后,冯玉祥到上海活动,寻找出路。据黄郛日记载,自1932年1月1日至5日,两人几乎天天宴谈,冯玉祥甚至两次借黄郛的寓所接见宾客。

在此期间,黄郛还同杨永泰商谈蒋冯间合作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关办法。

第一八八章一二八?淞沪战(二十五)

这一次的蒋汪会面,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国民党政坛未来十数年的政治格局,蒋汪分分合合,也预示着这个国家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

范杰在关注着,酆悌在关注着,所有的黄埔系师生都在关注着,南京政坛的那些老狐狸们个个都在关注着,全国各地的军阀都在关注着,日本人在关注着,各国的大使馆领事馆都在关注着杭州的蒋汪会商。

1932年1月17日,蒋、汪会商成功,达成共识,双方决定“维持南京局面事”,并有另行改组之说。

当天,蒋介石即复电留守南京的叶楚伧等人:“汪季新(汪兆铭,字季新)已来杭晤面,与弟同电胡、孙。请孙即来杭协商,并愿入京共支危局。”

面对新的局势和蒋介石的拉拢,冯玉祥暂时放弃了多年来坚持的反蒋主张,并向黄郛表示:“蒋与汪合作,我即与蒋合作,如不要汪,只是拉我,我不去也。我们应当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救亡是不分彼此、不分党派的。谁不团结,谁不抗日,谁即没有救亡的资格。”

这个时候的蒋介石和汪精卫并没有历史上说的那么不堪,汪精卫在这个时候已经数度提出自己的抗日主张,是党内有名的抗日分子。

且不说他,单说蒋介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虽然对于张学良在东北采取的各种动作持默认的态度,但在对日交涉、坚守锦州等问题上,蒋介石对日态度明显较张学良强硬。

而对于蒋介石统治区域的腹心之地上海之安危,他也十分重视。

1931年10月初,日军在侵略东北之际,又派出陆战队开赴上海,试图威压胁迫国民政府。蒋介石闻讯后即发电指示上海市长张群:“日本军队如果至华界挑衅,我军警应预定一防御线,集中配备,俟其进攻,即行抵抗。”

蒋、汪在致孙科电中还表示将等候胡汉民来杭,即联袂入京,并要孙科再电胡汉民促驾。同时又致电胡汉民,请一同入京协助孙科及诸同志”。

1月18日上午,蒋、汪继续会商大局。蒋介石对汪精卫说道:“以孙科之愚,吾辈为总理计,必力为援手于陷阱之中,而置之袵席之上。至对于国家大局,吾辈已负诸肩上,尤当高瞻远瞩,深虑熟图。”

从蒋介石的口气中不难读出他此刻的心态:“国家大局”非负诸其身不可。

下午,孙科等抵达杭州,即赴烟霞洞会谈。参加者有蒋介石、汪精卫、孙科、张静江、何应钦、张继、孔祥熙、邵元冲等。会议内容一直秘而不宣。邵元冲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介石力推精卫主持大计,众亦多赞同,又对外交问题等均有所商榷。”

同日,胡汉民复电汪精卫,除继续称病谓“非长期休养不可”外,仍幻想汪精卫能支持孙科内阁,阻止蒋汪合流。汪精卫得胡复电后,一度“心中犹豫变计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