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四世三公 > 第七一二章 提议迁都

第七一二章 提议迁都(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古时候的赋税,不只是收钱,粮食同样也是赋税的一种。

“此事便依太尉所言!”

对于杨彪的提议,刘协也没有反对,不然的话,他去哪里变出粮食。至于说各州是否会上缴粮食,那就看天意了。

“启禀陛下,臣有奏!”

这时,曹操也跳了出来,凑热闹道:“此前关中一带多有灾祸,臣亦有所准备,此番临行之时,已令兖州上下运输粮食前来洛阳,想来不日便能到达,算是臣为陛下略紧绵薄之力。”

若是让袁常和曹操放弃现在的州牧职位,跑到洛阳来担任前、后将军的职位,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刘协敢强求,估计曹操和袁常分分钟就扔下刘协返回自己的地盘了。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刘协给袁常和曹操两个职位,也没有让他们抛弃现有职位的意思。如此一来,不会逼迫袁常和曹操拒绝接旨,让他下不了台面,这样大家脸上都过得去。

“其余将士皆在原先品级上擢升一级,各有赏赐。”

不仅仅是袁常、曹操、杨奉和董承四人有赏赐,其余将领、士兵一级官员,都各有不同的赏赐,总之做到雨露均沾。刘协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所以拉拢人心是很有必要的手段。不过,现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怕是拿不出多少钱来赏赐,只能等以后有钱了再补上。刘协的算盘也打的精明,那些将士想要获得这些奖励,那么就要保证他继续呆在这位置上;否则,若是他的位置不保,那一切自然也就没指望了。

刘协见在场官员皆有满意之色,心中也是高兴,想想在他的治理下汉室再次兴盛,身子便忍不住震颤。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再次开口,道:“众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

“启奏陛下,臣有奏!”

曹操之所以献上粮食,并不是献爱心,自然是有他的目的。

关中一带这些年时常发生天灾,人祸暂且不说,黄河决堤、干旱、饥荒等等,可谓是多事之秋。只不过因为战乱,这些天灾被掩盖了。而兖州经过曹操的治理,也算得上民丰物足,粮食大把的有。即便各州上缴税粮,也只能解决一时之忧,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毕竟关中这一块地方被灾难给笼罩了,根本没办法耕种粮食。当然,除非各州真的归顺朝廷,源源不断的送来粮食,否则,这些粮食能维持多久?所以,曹操现在告诉刘协自己兖州粮食充足,也为他接下来提议迁都许昌的建议做好了铺垫。

“曹爱卿有心了,不愧是国之忠臣,朕心甚慰!”

等刘协话音落下,曹操再次开口道:“陛下,这些粮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如今关中一带连年天灾,干旱、洪涝等,以致于无法耕种粮食。故此,臣以为当今之计,或许迁都方能彻底解决此事。”

曹操此言一出,大殿之中一时之间都沉寂了下来。

正当这时,一人上前,却是大司农郭全。说到这郭全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谁,不过,他的孙子郭淮却是曹魏后期的名人,郭淮。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郭全此刻站出来,显然要提的事情乃是与钱财有关。

果不其然,只听郭全缓缓说道:“陛下,此前因为董卓贼子作乱,国库空虚,库中钱财与粮食无几。钱财尚可暂缓,徐徐图之。然则,粮食之事,却是推迟不得,如今洛阳城中有人口数十万,若无足够的粮食,怕是迟早生变,还请陛下及早图之。”

给一众官员和将士的赏赐可以日后补上,所以,有无钱财刘协并不是太过在意。但是,粮食的事情却是不得不着急了。若是没有粮食,那些士兵谁还会给你卖命,当兵的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为的还不是能够填饱肚子。

“陛下,此事确实紧要,当及早解决。”

太尉杨彪也站了出来,一脸凝重的说道:“若无足够粮食,恐昔日黄巾之事复发。然而,这些年关中一带天灾人祸,粮食收成不多,唯有催促各州及早将税粮上缴,此事或可解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