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四世三公 > 第二二二章 教诲

第二二二章 教诲(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袁常看得出桑秋是真的明白,而非是在敷衍自己。相信只要是一个有志之士,听了范仲淹这一句话,都会有所感悟。

“桑秋,我即将升任渤海太守,这东平县便交由你来接管,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桑秋再次愣住了,他终于明白为何袁常会跟自己说这么的道理,原来是打算让他担任东平县的县令。桑秋是知道自己有过前科的,可是袁常并没有计较,反而不遗余力的教诲他,并且把东平县交给他,心中一股浓浓的感动之情闪过。

“小民绝不会辜负大人厚望!”

桑秋眼神坚定的向袁常说到,其他多余的话桑秋没有多说,他会用实际行动来向袁常证明,袁常没有看错他。

“小民惭愧,辜负了朝廷的厚望!”

桑秋脸色微红,颇为羞愧的低下了头。

袁常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每个人在当官之前,或许都想过当官之后自己要廉政爱民、造福于民。可是,当他们当上了官之后,或因为金钱、或因为女色、或因为权力,反正是诸多的原因,而改变了自己曾经的初衷。最后,或许他们还是一个官,但是在百姓的心中,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是一头吃人的猛虎。”

“有的人当官确实很清廉,不收百姓的一分一毫。可是,他却不能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或许百姓会觉得他是个清廉的官,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官;有的人当官会贪污受贿,但是他却能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在朝廷或者其他人看来,他是个贪官。但是,他治下的百姓肯定会觉得他是个好官,因为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所以,官的好坏其实很难定义。”

桑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郭嘉也是极为赞同袁常的话。

此后,桑秋特意请人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下,装裱起来挂在屋中,每日都要注视多遍,并且也都是一直这样做的。后来桑秋升官离开东平县,百姓为他盖了座祠堂,便是为了纪念他。

而桑秋一直把这句话当做家训教诲子孙,其后世子孙多为朝廷重臣,甚至是位至三公,此是后话,暂且不说。

正如郭嘉之前的想法是找寻明主,开辟新朝。在许多人看来,郭嘉这样是不忠于朝廷,然而开辟新朝,结束动乱,人民能够安定,在后人看来,郭嘉则是贤才之士。反观荀彧,他一直忠于汉室,若是继续保持这样的朝廷,百姓的日子不会改变,只会越加艰苦。那么,现在的人或许会称赞他为忠义之士,后人则会说他是个迂腐不知变通的人。因此,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坏是难以评价的。

“你先前说的廉政爱民、造福于民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一点是为官的本心。在我看来,只要坚持这一个本心,然后在行动的时候,有所变通,那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官。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我送你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为官的楷模。”

桑秋身子一震,脑中一道闪电划过,他觉得自己诵读的圣贤书,在此刻因为袁常的这一句话而融会贯通,精神得到升华。

桑秋起身,长揖一礼,诚恳道:“谢过大人教诲,小民永远不会忘记大人说过的这一句话。”

“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