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大英雄 > 第733章 战略误判(二)

第733章 战略误判(二)(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你最近去参谋部的时间太少了,这样可不行。”

“我知道,我会尽快开始工作的。”

和大多数苏联人一样,烈酒下肚。两人的关系一下亲近很多。图哈切夫斯基关切的问了几句近况,害怕他因为古比雪夫的事情消沉,提醒他应该振作。但这件事不好多说,见到他答应后。端着酒杯走到地图前,神色逐渐凝重:“这几天,我和伏罗希洛夫同志发生了一些争吵。因为最近有传言。杨秋已经和德国达成对我们不利的秘密协定。他还去了法国、捷克和匈牙利,并在华沙都留了一周。之前又完成对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渗透,加上土耳其态度不明,我有理由相信他正在拉拢这些国家,构筑一条从波罗的海到东方的共同战线来对付我们。

就在上个月,法国、意大利和日本都表示,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后不会再续约,这说明各国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战争正越来越近!所以我的意见是,先化解和德国的矛盾,但伏罗希洛夫坚持要军队准备好两线作战,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虽然两人军事思想不同,但布柳赫尔还是很佩服他的这番分析,寥寥几句就将整个大局勾勒出来。的确,目前的苏联局势还真是很糟糕,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东方,比苏联早10年转变的杨秋也露出獠牙,波斯湾和土耳其又是传统的英法势力范围,如果杨秋真要借机构筑一条共同战线,也并非不可能完成。

1936年的最后一个周末。

莫斯科郊外白雪皑皑,肃反运动与暴风雪的交相破坏下,曾经伟大,曾经吸引世界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苏维埃正一步步迈入歧途。即将到来的新年里,没有教堂祈祷、没有美酒御寒、生活变成计划、亲朋好友互相戒备。这一切,都让图哈切夫斯基心痛,但他什么都做不了。元帅说来好听,但何尝不是架空权利的手段,当军人成为元帅后,也意味着他的军事生涯走到了尽头。

但他又不想那么早结束,不是留恋权力,而是目前的苏联局势实在太险恶。所以他一大早就驱车来找布柳赫尔,希望说服对方支持自己放弃敌对德国,全力对付中国的想法。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快请进。”如往常一样早起,咬着黑面包开门的布柳赫尔对他的来访很惊讶。作为首批晋升的元帅,他家里很少有客人来。尤其是现在这个政治混乱,好多军官都被捕入狱的时刻,因为他和古比雪夫的好友关系更让人避之不及。而且两人的军事思想不同,他可以算伏罗希洛夫一派,图哈切夫斯基则是亲德派,平时互相较劲的厉害。

图哈切夫斯基不想谈分歧,他觉得这种分歧都是为让苏联更加强大,更不信那些有关布柳赫尔的谣言。他知道内战时期布柳赫尔受过很重的伤,每到冬季伤口就会隐隐作痛,需要烈酒来活血驱淤,所以从包里拿出一瓶伏特做礼物:“你的身体还好吗?”

这条战线上最糟糕的,就是东方太远,苏军很难做出快速反应。如果真要动手,就必须先发制人,打掉中国西北的一线有生力量,否则让一个拥有五亿多人口、站在工业大国门口,能吃苦、性格又坚韧的民族彻底动员起来将很麻烦。

想到这些,他忽然觉得伏特加也不是那么可口了,用袖子擦了擦嘴角。这个动作让图哈切夫斯基暗暗苦笑,五位元帅里最英俊,却最不讲究个人形象的恐怕就是这位了。但布柳赫尔才不在意什么形象呢,说道:“你说的不错,目前的局势的确很危险。但我认为不应该将中国神话,我和他们打过交道,虽然他们拥有一定优势,但横跨数千公里的推进,对任何军队来说都极为艰难的任务。战争爆发后我们可以充分发动游击队,配合正规军进行防御消耗战。恶劣的天气和道路会让他们筋疲力尽,我们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反攻机会的出现,所以我反而担心德国和波斯湾!

德国正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希特勒已经将我们视为对手,西班牙的同志正在遭受屠杀,这都说明西方帝国主义正在利用德国,扼杀我们的gc主义事业。所以我们不能停止对西班牙同志的支持,必须利用机会,试探德国和中国的态度。”

图哈切夫斯基动动嘴,他本想说苏德矛盾其实只是政治矛盾,但最终还是选择闭上嘴巴,因为这个问题在苏军内部已经讨论过无数次。布柳赫尔没注意这个小动作,继续说他的想法:“沙特独立事件的影响被所有人小看了。那次危机中杨秋表现出的强硬姿态让阿拉伯人看到甩开英国的希望,所以从埃及到印度,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游击队都在等待他的第二次出手。所以我认为他很可能会与德国结盟,因为只要德国强大起来,英法就无法分心远东和波斯湾,他的军队就可以迅速填补这些空挡。一旦他在波斯湾站稳脚跟,就可以将军队部署到伊朗和伊拉克,威胁高加索甚至里海的安全。”

“但是我不认为杨秋会和德国结盟。他是我见过最好的战略家,他应该知道希特勒只是英美培养的刽子手,与这样的人结盟。会让他和中国陷入利用后被抛弃的陷阱中。”图哈切夫斯基不同意他的观点:“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在演戏!他希望我们出手打破僵局!我知道,伏罗希洛夫一直将伊朗和印度视为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的突破口,但这正是杨秋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哪些地方牵扯到英法的利益,如果我们南下就会给他一个既不用得罪英法,又可以驻军沙特的借口!

“喝一杯,会更好。”布柳赫尔哈哈一笑,不客气的接过伏特加酒,还故意的假装闻闻:“好久没有喝到它了,你等等。我去拿杯子。”

图哈切夫斯基微微一笑,布柳赫尔的性格就是越挫越勇。当初内战时哪么不利都能被他翻盘,在荷属东印度时,要不是国内爆发饥荒无法支援,恐怕能做出更大的成绩。

见到他去拿杯子,图哈切夫斯基干脆自己走进小书房。书房有些凌乱,挂在墙头的军事地图上画满红黑两种色彩的箭头和线条,这些线条和箭头描绘出的,是从阿富汗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条三千多公里的战线。算上犬牙交错的突出部和山区绕道,总长度实际接近四千公里!两个敌对国家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对峙。是人类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双方都不能做到整条防线固若金汤。

他看这个不是因为担心战线,而是这份军事地图上被密密麻麻标满各式各样的注解,显示出布柳赫尔对东方战线的用功之深。对素来高傲的他来说,只有这样的人,才配与他谈论军事战略。

“我们担心,杨秋和他的将军们也不会放心。”布柳赫尔拿着两个杯子走了进来,见到他在看地图,替他倒酒递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