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完美人生 > 第一一九章 金镛是谁?

第一一九章 金镛是谁?(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媒体总是神通广大的,媒体记者们的思路,也总是极具散性的

金镛那么火,大家公认他为武侠带来了第二个春天,那么,光让作家们来评,还有点不过瘾,可以再找几个导演来给点评点评啊

所以,当出到第四部大结局的时候,上班族们开口闭口谈《射雕》,上学族们也是开口闭口说郭靖。

而现在,当《天龙八部》上市了,凭借着《射雕英雄传》作者的响亮名头,凭借着开篇第一卷就精彩纷呈的故事,这本书尽管几乎没有什么宣传,却仍是在上市之后马上就大红大紫起来

说一书难求有些夸张了,毕竟考虑到这是金镛的新书,而且出版社是审过稿子的,知道这本书的确很好看,所以印的备货就很足,自然不愁无书可卖。但各地都卖得飞快,却是毫无疑问的

上市短短一周,这本书的出货量已经高达一百二十多万本

各地的订单仍如雪片般飞来

完美人生

笔下文学【 <a href="http://www.BIXIABOOK.COM" target="_blank">www.BIXIABOOK.COM</a>】,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lt;script language=&quot;javascript&quot;&gt;showmn5();&lt;/script&gt;&lt;/div&gt;

&lt;div align=&quot;center&quot;&gt;&lt;script src=&quot;/Ads/txttop.js&quot;&gt;&lt;/script&gt;&lt;/div&gt;

&lt;div class=&quot;adread&quot;&gt;&lt;script&gt;show_read();&lt;/script&gt;&lt;/div&gt;

出版社固然是乐到合不拢嘴,各地的经销商、书店也都乐得大卖,就连很多媒体,都在这样的热潮之下,转而开始关注起了这样一本引得全民热读的。

各路报纸纷纷刊登书评和报道,更有杂志不惜大手笔邀请到了一些过去的武侠名家来开专栏,专门点评《天龙卷,居然也引来报纸销量大涨

一看有好处,那大家自然是纷纷上马reads;

点评完了《天龙卷,还可以继续点评《射雕英雄传》啊,毕竟那也是去年大红大紫的书,连《射雕英雄传》都点评完了,还可以再点评一下《碧血剑》啊,那本书虽然没《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火,口碑也不如这后两部,但作为金镛出道以来的第一部作品,还是可圈可点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也可以大概分析出金镛这位作家的写作思路不是?

而且,这位名家点评完了,不代表我不可以找另外一位作家再来点评啊?如果能有两位名家意见相悖,那就更好了给你们腾出版面,你们吵吧

武侠于七八十年代达到兴盛的巅峰,在当时,武侠近乎是无人不看、无人不知,提起当年的几位武侠名家、名著,很多人都是张口就来、耳熟能详。 [&#26825;&#33457;&#31958;&#32593;&#77;&#105;&#97;&#110;&#117;&#97;&#97;&#110;&#103;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但是当时间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老一辈作者的6续衰落,或再难出新,或干脆封笔,以致名家纷纷凋零,再加上随着电视传媒的越来越达,普通市民阶层有了比武侠更丰富、娱乐方式看电视,于是,武侠渐渐从巅峰衰落下来,尤其是近五六年来,再也没有哄传全国一书难求的好了。

一直到《射雕英雄传》的出现,这个叫“金镛”的作者,很快就引起了全国上下无数读者和武侠迷的关注。

等出到第三部的时候,《射雕英雄传》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大热

这个年代还愿意看书的人,相比起七八十年代,总数肯定是少了,但是要知道,三四十岁的人不必说,他们是喜欢阅读的一代,也是已经养成了阅读习惯的一代,而更年轻的一代人,他们固然喜欢看电视剧、看电影、听音乐,但好电影、好电视剧,乃至好的专辑,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再加上仍在上学的人,在时间上是极度不自由的,平常看消遣、打时间,仍是很主流的一个娱乐方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