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完美人生 > 第一〇一章 这一天!

第一〇一章 这一天!(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早在廖辽那五首歌大红大紫的时候,李谦就已经忍不住在想,或许,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自己从另外一个时空带来的这些杰出的作品,会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幸好的是,廖辽红了

以前人们听着东方红太阳升,都觉得很好听,看地雷战、地道战,也觉得真好看,但后来,邓丽君的声音来了,年轻人穿起了喇叭裤,戴上了墨镜,再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了《大西洋底来的人》,看到了《上海滩》,看到了《霍元甲》,随后也听到了很多自港台而来的都市情歌,于是,在经历了被港台歌手的全面攻陷之后,国内歌坛出现了一个叫范琳琳的歌手,她用她的西北风,一扫港台腔的柔靡,于是,有一个叫谷建芬的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一个声乐培训中心,自此之后,华语歌坛开始多了另外一种奔放的声音。

三十年后展眼再看,如果没有了当年港台歌手的声音到来,谁敢说国内的流行音乐一样可以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时那种百花齐放的程度?

而在李谦当下所处的这个时空。经过他大半年的细心观察。实话说。同年代之间比较的话,这个时空的经济要比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95、96年的经济发达了不少,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少了同种文化的港台音乐刺激的原因,在这个时空的95年,国内流行歌坛一以贯之的主流,仍然是民歌和民谣,就连随着经济发展、都市繁荣而本该日趋繁荣的都市情歌。都很难说得上成功。

而政府虽然并不限制各唱片公司引入国外的音乐唱片,只需通过审查,就可以在国内上架销售,但国内的各种宣传渠道,包括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全部都掌握在政府手里,它们显然是不会为国外音乐张目的。

缺少了有力的宣传,国外的音乐虽然也仍旧有的是人会去听,但实话说,在整个社会来讲。这些人太少了,不过沧海一粟。根本就不可能影响到什么。

完美人生

笔下文学【 <a href="http://www.BIXIABOOK.COM" target="_blank">www.BIXIABOOK.COM</a>】,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lt;script language=&quot;javascript&quot;&gt;showmn5();&lt;/script&gt;&lt;/div&gt;

&lt;div align=&quot;center&quot;&gt;&lt;script src=&quot;/Ads/txttop.js&quot;&gt;&lt;/script&gt;&lt;/div&gt;

&lt;div class=&quot;adread&quot;&gt;&lt;script&gt;show_read();&lt;/script&gt;&lt;/div&gt;

所以,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华语音乐就沿着自己固有的那些腔调,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虽然偶尔会做出一些可喜的变化,却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在整个社会庞大的惯性潮流之中,以趋于湮灭无闻。

或许……李谦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自己、也没有什么其他人给国内的乐坛带来一些刺激和改变的话,或许真的要等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交流的极大便捷,随着国外文化的入侵,国内的华语乐坛才会真的被歌迷倒逼着做出一些应变?

他不知道,也无从猜测。

至少是在现在的1995和1996年,显然,尽管这个时空的电脑科技似乎比原本那个时空要发达了不少,互联网化的进程也要快了不少,但真要达到全民上网的程度,显然还有不少个年头要走。

但偏偏,李谦来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很容易就固步自封的。

没有外来的刺激,所有的进化、进步,都将步履维艰。

具体到文化艺术上,正是因为有了几百年的民族战乱、外族入侵,以及各民族在生死之间所产生的文化碰撞,这才有了盛唐的华彩诗章,正是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壮大,因为市民阶层的大量出现,这才有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天才,但是缺少了那一点点外来的刺激与改变,无数的天才都将泯灭在固步自封的缓慢进化中而不为人知。

就拿李谦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的国内歌坛来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