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做皇帝 > 第四百二十四节 冬小麦(1)

第四百二十四节 冬小麦(1)(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个会议,基本上也是一个任务分配的会议。

因为刘彻心里面以及制定好了怎么推广冬小麦种植面积的计划。

因此,在会议一开始,刘彻就开明宗义的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朕以为,颇有可取之处!”

第二等就是粟米,是百姓的主食。

第三等的是小麦,愿意吃小麦饭的人,在关中只有最穷的农民。

其他人,但凡日子能过的下去,是不愿意吃小麦饭的。

第三等的,则是大豆。

大豆在这个时代,一般是作为饲料使用的……

而小麦则潜力无限!

同样一亩土地,即使是在如今,小麦的产量也比粟米高!

更何况,麦子比粟米,对水的需求要低。

当然相对的,小麦需要更加科学的种植规划以及照料。

想跟种粟米一样,一个家庭五口人就能照料百亩土地,几乎不太可能。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基本上没有百姓会愿意大规模种植小麦。

现在关中种植小麦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那些下田以及盐碱地。

大抵属于类似废物利用的一种心态。

回宫以后,刘彻就召开了一次推广冬小麦种植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基本都是内朝的官员以及刘彻的心腹。

这也是西汉以后,中国再也没有谁提什么‘一夫五口治百田’模式的原因。

只是,相对于目前来说,想要推广冬小麦,对于刘彻以及汉室政权,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摆在刘彻面前的难题就是:老百姓拒绝接受小麦成为主食。

在这个时代的关中,粮食是分等级的。

第一等的是高粱米,只有贵族以及官员才能常常吃到,寻常百姓,只能在过节时吃上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