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清 > 第四十五章 味道

第四十五章 味道(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算华尔、福瑞斯特、白齐文这班已入了籍的,洋鬼子称臣、请安,得上溯到圣祖跟前的汤若望、南希仁了吧?不少字…

此念一起,便有康熙盛世的光景即将重现于今日之感了!

两宫皇太后很是感慨了一轮,其中又不免叹息于“他”的劳绩功勋。仔细一想,就连华尔、福瑞斯特、白齐文他们入籍,其实不也是因为“他”?

杜立德以中国的一等男爵的身份,办这个“大差”,不但名正言顺,而且载诸史册,亦是佳话一段啊。

杜立德由轩军海军提督丁汝昌陪同进京,一路上各种惊叹兴奋好奇。在日本的时候,丁汝昌并不觉得杜立德话痨,但这一趟同行,到了后来,对杜将军问题之多,也有穷于应付之感。

事实上,丁提督也是第一次进京,杜将军的许多问题,也实在不大答的上来。好在随行还有幕僚,勉强满足了杜将军的求知欲。

一行人由卢沟桥入崇文门,崇文门税吏刁恶,天下有名,但事先已收到严令:不得为难杜司令和丁提督。

入城之后,丁汝昌以从一品大员入觐,照例要先到宫门外递折请安,这是“指定动作”,不足为奇;奇的是,杜立德这个如假包换的洋鬼子,居然和丁汝昌一样,一起来到宫门外,也递上了三份请安的“黄折子”——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一人一份。

安徽军费报销案是暂时搁住了,热闹事儿可是一件接着一件,“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不,“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杜立德,“进京受爵”来了。

*

*

挑这个点儿叫杜立德“进京受爵”,是关卓凡的意思,主要的目的,是为“太后阅兵”预热,加把火,添把柴,宣个传,造个势。

一切都依足了中国官场规矩。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事先安排好的,而且还是出自杜立德本人的要求。折子里边的行文,也非常合乎规式,“臣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杜立德恭请圣安”,云云。

杜立德将军为了这次北京之行,事先是很做了一番功课滴。

洋鬼子递请安折子,别说见,听都没有听过啊。接折子的内奏事处太监,嘴巴张得大大的,容易合不回去。

黄匣子一溜烟地递进了长春宫,正巧两宫皇太后在一处进晚膳,打开折子,两个女人,母后皇太后不由“哎呦”连声,圣母皇太后也难免瞪大了眼睛。

金发碧眼的洋籍高官,在天子脚下封爵受赏,会引起意料之中的轰动。如前所述,这个轰动,在当下的中国,不论对改革派还是对保守派,都算摸到了g点,都算地道的“正能量”。

“洋人受爵”,可以“加持”紧随而来的重头戏“太后阅兵”;两者效应叠加,能够起到进一步逼迫保守势力对外来事物“免疫”的作用,为接下来实施更多的、更激烈的改革措施铺路。

另外,“中美联合舰队”的编制仍在,而且要一直维持到美国“访华代表团”回国的时候。杜立德身为“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中国海军的两艘巨舰“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尚未正式命名,暂不称“冠军号”和“射声号”——受轩军海军提督和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双重领导”,暂时可以算作仍在杜立德麾下。

此次“太后阅兵”,海军部分,这两艘巨舰是当然的主角,要上演一系列重磅戏码。从这个层面说,“太后阅兵”,杜立德也要“办差”的。

杜立德受爵之后,在中国的太后面前,就有了“臣”的身份,先可以“扈从”太后出京;后到了天津,更可顺理成章,指挥中美联合舰队,参与阅兵事宜。毕竟,“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体型虽巨,但若仅仅这两位参加海上阅兵,形容未免孤单了一点。关卓凡的打算,是把泊在天津的美舰,统统拉过来排队,以壮声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