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鉴定师 >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玉肆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玉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皇帝或许可以容忍一时的欺瞒,但是却无法容忍,别人骑在自己的头上。

在别人看来是极富个性,但是在陈逸看来,这家伙纯悴是活腻歪了,想死了而已,想在皇帝面前装一下b,成功了一次,第二次没成功罢了。

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异士,牛叉人物,都不敢在皇帝面前装得太多,这陆子冈却是敢在皇帝头上动土,他不死谁死啊。

陈逸慢慢的走进这一处玉肆,放眼望去,周围有着很多玉石店铺,有些是专门出售的,有些还能定做,可以说是集回收,鉴赏,销售,制作一条龙。

陈逸笑了笑,这可以说是一个玉石市场啊,同样,也可以算做是半个古玩城了,只不过大部分销售的都是玉器罢了。

一个古代人,如果去到现代世界,或许会觉得很自由。但是一个现代人来到古代世界,同样会感到如此。特别像陈逸这样的名人,在这里,没有人会关注他,同样,他做了什么事情,也不会被广泛传播。

就算是他突然消失了,或者是一下子救好了一个将死之人,也会被许多人当成神仙,而不会像现代那样,会有人产生怀疑。

在马车里小小的休息了一会,陈逸便听到了外面车夫的喊声,“公子,玉肆到了。”

陈逸慢慢的走下马车,看了看周围,果然可以看到周围挂着许多关于玉的招牌,他笑了笑,掏出了几两银子,直接扔给了车夫,在车夫百般感谢声中,向着玉肆而去。

明代玉器可以说是在华夏各代玉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玉雕的繁荣度超过宋元,无论在造型和工艺上都有着极大的进步。

明代玉器,在中后期发展的非常繁荣,也就是嘉靖至崇祯年间,城市经济繁荣,玉器产量增加,苏州制玉业代表着全国玉器工艺发展的趋势。

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中记载:“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从这记载中可以看出,好玉集中在了顺天府,而工艺技巧最高的,却是在苏州。

在古玩方面,陈逸大多都有精通,但是最为精通的,无疑就是瓷器和玉器,以及书画三大类,因为这是整个古玩文物类别中,数量最多的存在。

特别是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因此变得富裕,在明代,皇家用玉都是由御用监监制,而民间观玉,赏玉之风盛行,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中都开有玉肆,也就是制作玉,鉴赏玉,买玉卖玉的地方。

在顺天府这一个天子脚下,自然而然也少不了玉肆的存在,在明代,苏州,顺天府和扬州为全国三大琢玉中心,当然,以苏州最为突出。

华夏古代有许多名工巧匠创造过无数精妙绝伦的玉器,但是这些人的姓名和事迹却是很少记载于正史和其他著作中,陆子冈就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不仅文人笔记和地志野史有所记载,且是一位可“与士大夫抗礼”的非凡人物,而且在后世陆子冈,也是成为了苏州玉雕行业的祖师。

陆子冈可以说是一个极富个性之人,普通人对于皇帝的命令可是言听计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可是他却偏偏两次违抗,一次在玉壶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被皇帝放过,侥幸逃得一命。

而第二次他非但没有悔改,反而还将名字刻在了龙头之上,最终皇帝怒不可遏,将他处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