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流三国 > 第十六章 魏延

第十六章 魏延(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照着《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刘备是除了关羽之外,最为器重的一员大将,他的地位甚至在赵云、黄忠等人之上。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准备迁治成都,前行派一员大将把守汉中。汉中乃是益州屏障,又是刘蜀集团北伐前进基地,地位至关重要。当时刘备的第一员大将关羽镇守荆州,众论以为是张飞,张飞也自以为许。但刘备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如何器重。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大举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以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镇守汉中。显然这时候魏延已成为蜀国第一员大将,其作用在赵云之上。说诸葛亮不重要魏延,也是无稽之谈。

在二十多年的三国纷争之中,魏延长期肩负重任,出生入死,为刘蜀集团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历史人物,魏延多年独挡一面,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多谋善断,智勇兼备,确有大将之才。而赵云虽然忠心耿耿,奋勇英发,却长期跟随刘备、诸葛亮身边,从未独当一面,应该说,魏延的作用,应该在比赵云之上。

魏延是一个刚强猛威,颇有点高大自负的人物,既有勇于任事,不畏艰难的优点,又有桀骜不驯,任性而行的缺点,正是这些优点成就了他,也正是这些缺点毁了他。

随着蜀国五虎上将相继谢世而去,诸葛亮苦苦独撑蜀中大局,魏延成了蜀中开国元勋中硕果仅存的大将,地位越来越高资格越来越老,这时他那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毛病表露出来,而正是因为这样,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蜀中同僚谁都卖他三分,但杨仪却偏偏不给面子,到最后,两人势如水火,魏延多次想杀杨仪,但没有成功,结果诸葛亮一死,杨仪统兵,魏延断后,他自高自的性格怎么会服气?气晕之下,竟然忘了大敌当前,想与杨仪分个高低,结果弄的兵心四分五裂,不但夺权之中败了下来,还强扣上一个反贼之名,半世威名,毁于一旦,不能不说让人可叹。

虽然魏延有夺权之心,但却是没有半点叛国之意,这点,史上明确的记载着。

张浪点头表示明白,慢悠悠道:“那你此行是去哪里,准备干什么?”

年青人看了看张浪,沉思半刻,他知道自己的生死关头已经到了,假如只要说个“不”字,相信张浪就会杀了自己。反过来,自己真说出来了,投靠张浪,便是不二的选择,但现在他真的看不透张浪意思,不知道他会不会收留自己。想来想去,最后只有把心一狠,像是豁出去一样,咬牙道:“此番奉刘大人的命令前往茶陵县,是要通知霍将军,要他派兵增援安成县,让宜春县的进攻先缓上一缓。”

“哦。”张浪低吟一声,沉思想道。看来刘备真的是照着计划开始行动了,让霍峻往安成县增兵,这样一来,宜春县的压力会大大减少,只要不出太大的纰漏,守住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而且这里面还隐含着一个意思,年青人在向自己的妥协,就是说什么他有投靠自己的意思,只要自己想招览他,他可以马上成为自己的部下。

张浪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魏延。”那年青人喜色道。也明白张浪有招为麾下的意思,心里石头终是落了下来。

当然,史书有太多难测,难以考察的东西,张浪也不敢十分相信上面所说,不过就算魏延到后面真的恃才傲物,自己也可以压住他,更不用说赵云、张辽、太史慈、高顺等等同一辈或者高半辈的千古名将了。

张浪今日平白得了魏延,老怀大慰,十分开心。

最新全本:、、、、、、、、、、

“魏延?”张浪差一点蹦起来,两眼睁大,一脸吃惊叫道。

魏延有些纳闷,不明白张浪怎么会有这样的表情,脸上有些迷惑道:“正是在下。”

张浪想也不想就脱口道:“那好,以后你就跟着我。”

魏延大喜过望,实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结局了。

张浪心里却兴奋的无法控制,诚然在历史上魏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但有一点是无法遮抹的,他是刘蜀集团的重要成员。他虽然和关羽一样,身长九尺,脸如重枣,目似朗星,武艺独魁。但他的经历远不如关羽顺遂,地位也不如他那样显赫。他与黄忠一起时,勇毅相侔,勋劳略等,但他却没有黄忠那样留下“忠勇老将”的美名。恰恰相反,随着《三国演义》的源源流传,老幼妇孺皆知“魏延脑后有反骨”,恶名如此昭彰,不能不视之为悲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