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三百九十三)当了“参政”

(三百九十三)当了“参政”(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华夏共和国执政之印”的规格为印面宽6公分、长9公分、边宽1.2公分。朱文篆字,印钮为蹲狮(取“睡狮猛醒”之意),盖用于永久性机关的公文章,包括贺词、奖词、挽额、呈文、签呈各种证券、报表,及其它各种公务文件。

至于孙纲他们这些“政务院参政”,就没有这“待遇”了。

根据商议和各省代表的推选,“华夏共和国政务院”除了一位最高首长“执政”外,还设有八位“参政”,分别是张之洞(湖广总督)、刘坤一(两江总督)、孙毓汶(军机大臣)、王文韶(军机大臣)、林绍年(云贵总督)、谭钟麟(四川总督)、陈宝箴(湖南巡抚)和孙纲(北洋海陆军总统本来李鸿章的哥哥两广总督李瀚章也在“八大参政”的候选人里面,而且有很多人推举。但李瀚章认为他们李氏兄弟二人都在政务院任职“不妥”,有专权之嫌,为了避免使国家权力为家族势力所操纵,他是以“坚辞不就”。换成了湖南巡抚陈宝箴。

而孙纲也没有想到,老头子们居然会把他这个年轻人给弄进政务院。

“我当初就猜到了。小江也这么说,”马有些得意地说道,“小江说的,国家权力也需要中枢和地方达到平衡的,你是东三省和海陆军方面的代言人。又加上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当然得安排进去了,不然地话,海陆军将士是不会安心的。”

“国庆节也是春节,老头子他们可真是煞费苦心呢。”马对孙纲说道,“听说俄国人已经走了?”

“是。”孙纲答道,“国玺刚刚做好,就给他们把条约给盖了,省得将来还得补章。”

《190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俄国代表团没有马上回国,其实就是在等中国的“国玺”铸造出来后把章盖了,不然的话,这帮人回去没法和沙皇交待。

“听说还同时铸了一个执政的印章给老头子?”马又笑问道,“没给你弄一个?”

“嗯,用国玺的余料做的,”孙纲说道,“印文是华夏共和国执政之印,老头子当选为政务院执政,也就是国家元首,下面还有八个参政,包括你亲爱的夫君我在内。”

孙纲想想觉得她说的也很有道理,“政务院”里面算上李鸿章一共九个人,前清八大总督里面占了五个人(如果不是李瀚章“避嫌”,就是六个),前清军机大臣占了两个,巡抚一个,还有他这个“军方代表”,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就是中枢和地方的权力达到平衡地结果。

绝对的权力不但会导致**。还会造成个人权力和意志凌驾于国家和民众之上,往往会产生灾难性地后果。

相反。过于分散的权力则会造成不断的内争和内耗,甚至于是导致最后国家的分裂。

今天他是去看“盖章”的时候才知道的,自己居然进入到国家中枢里去了。

“华夏共和国”的国玺今天刚刚造好,不知道是哪几位高手巧匠做的,反正孙纲第一眼看到这枚闪着金光的国玺,就有一种震撼和被吸引住了的感觉。

整枚国玺的玺身高为6公分,连印钮总高为18公分,玺面为14公分见方,印文为“华夏共和历世荣昌”八字朱文篆书,印钮为盘龙祥云华表柱,盘龙及蹲兽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整枚国玺通体金光闪耀,造型古朴大气,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艺术品。

按照新制定的“印信条例”规定,“华夏共和国国玺”为代表国家之印信。盖用于国书、条约、批准书、接受书、全权证书、领事证书、领事委任文凭等重要文件。所以,这一次和俄国人签订的“新”《北京条约》,就是这枚国玺第一次使用。

和国玺同时“出生”的还有一枚“华夏共和国执政之印”的印章,是李鸿章作为“华夏共和国”的国家元首的象征,根据“印信条例”地规定铸造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