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336章 致良知

第336章 致良知(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东宫,

朱厚照时刻牵挂着两千两身价银,不时便问严成锦。

“老高,江南的丝价怎么还不涨?”

一旁的刘瑾面色古怪,咱才去松江府一趟,殿下就让严大人忽悠了两千两银子。

“如今松江府的倭寇之乱,已经平定,丝价怎还未恢复?”

弘治皇帝在御前走了几步,嘴中念念有词。

李东阳道:“严成锦做了上万台织机,良乡也产了不少生丝吧,严成锦运到哪里去了?”

牟斌道:“据下官所知,还都在良乡。”

刘瑾已将三艘大船找回,弘治皇帝和李东阳想起严成锦说,此时,丝绸价格必会上涨。

严成锦眸中露出诧异,这便是王守仁的致良知,说的是,人人都有良知,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发现它,有的人不能发现它。

刘瑾看准时机,适时哭道:“打死咱,也不敢谋害大人啊。”

严成锦脸上时而愁云密布,时而舒缓畅通。

思考了片刻,郑重地道。

“先观察一年吧。”

可眼下还无动静,不禁担忧起来。

江南每年为朝廷贡献大量的税银,丝价一直极为稳定,竟会因王守仁平倭而发生变化,经济真是一门玄学。

“或许严卿家只是宽慰朕,是朕当真了。”弘治皇帝唏嘘。

严成锦胆小怕事,做事却极为稳重,他说出来的话,不经意间,与六部九卿一般,有了分量。

……

“………”王守仁呆若木鸡。

等严成锦走远后,刘瑾掉转头朝王守仁磕头下:“干爹……明年到期,您要再给咱续一年啊…”

王守仁十分不喜这样的称呼,将刘瑾扶起来,道:“还是称本官为王大人吧。”

几日过去,弘治皇帝派人打探江南的丝价。

传回的消息,却让他大失所望,丝价依旧没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