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232章 暮登天子堂

第232章 暮登天子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他们一年的俸银啊!

弘治皇帝有种做梦般的感觉,一个月花上百两,雇一个工人,值不值?

三十两,能在京城买一亩上好的良田。

四两银子,就能买一头猪。

朝廷决定取士的,是八股文。

读书人压根没有时间,去学这些杂学。

并且,花一丢丢时间去学,也学不出成果来。

想在理科上研究出成果来,也需要花费大半辈子的功夫,甚至比文科还要多。

“臣说的理科,是研究数字的学问,同科举一样,也要考试。”严成锦道。

牟斌领命,快步奔出东暖阁。

“陛下,不如将这些书入库翰苑,不许坊间流传。”刘健正义谏言。

入库宫中的藏书,严成锦并无异议,但不许坊间流传,便阻碍了大明的繁荣。

“陛下,臣将这些书追回,并非因其是孤本,臣家中还有好十本,追回韩斯门带走的书,只是不想让其流入朝鲜。”严成锦继续道:“臣要在良乡的船厂,兴办理科,教授这些书。”

“理科?可是理学?”李东阳疑惑。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的眼睛亮起来。

“只不过,是设在良乡船厂和工坊的坊间考试,臣在船厂,设置了一个职务,叫工程师,只要通过理科的考试,当了工程师,一个月能拿三两银子,多则五十甚至上百两。”

嘶~

六部大臣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月上百两的工钱?

理学是文科……

严成锦说的理科,正是上一世的理科,将大明的读书,分为文、理两条路。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有些人考到了四十多岁,也不见得能考上科举。

可见,想考上科举,要花上所有的时间,压根没有时间顾及理科的课目。

所以,把理科拿给书生秀才去学,在大明,是极不合理的做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