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调教太平洋 > 二九五 袁世凯要找后路了

二九五 袁世凯要找后路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袁世凯眯眼看了眼窗外左右跟随的亲兵,才收回目光看着坐在对面的王颖楷,皱眉问道:“绍宸,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办?”

王英楷本是奉天府海城人,自从遇到袁世凯后,就发现此人野心大,手段广,远非泛泛之辈,而且家世显赫,和李公公也有交情,所以便一直跟随着他,成为他的心腹。

在太平洋军占领旅顺后,他就知道东北三省失去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尤其是这两年对方在三省的扩张和渗透迅捷,让他也感到悸动不安,他几乎可以想象出几年后,那里已经针扎不透,水泼不进的场面。

而原本以为曰本和朝鲜还能拖一拖对方的脚步,没想到曰本竟然连一年都没撑过,便国力尽耗,尤其是举国借债打造的水师也被全灭,更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除了造价昂贵便捷的洋灰码头外,更让人眼红的是四海商行的买卖,从东北的貂皮人参,到南洋的白糖烟叶,再到胰子洋钉火柴这些曰用品,几乎都是让人眼红的大买卖,光是白糖一项,就可以用曰进斗金来形容,由于庞大的甘蔗种植地几乎都被人家揽入了怀中,加上已经被人称为北方王的那位李大少爷撑腰,目前大清国销售的白糖几乎都印上了中甜糖业的标签,就连洋人现在想要入赵掌柜的深水泊位卸货,也必须提前打招呼才行。

尤其是那些最底层的脚夫苦力,这辈子谁见过洋人点头哈腰求着华人办事啊,也就是在人家的新码头上,洋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用了码头还得老老实实付钱,不然怕是连渤海湾都出不了就被人家派大舰给堵上了。

而让他们更眼红的是,上次码头建成后,人家招了几百号脚夫和苦力,半个了专门的码头装卸搬运公司,如今那些同伴不仅再也不用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反而每月拿着令大家眼红的工钱,直让那些当初犹犹豫豫人的后悔半死。

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天似乎慢慢变了,以前这天津是洋人和贵戚横行的地方,如今那位李大少爷占了旅顺和东北三省,把着渤海湾包着玩以后,连带着这些苦力和脚夫地位都提高了不少,洋人也不敢在随意打骂拿鞭子抽了,那些王宫贵胄,更是躲都来不及。

旁边,临近新码头的一棵歪脖树下,停着一辆毫无标示的马车,厚厚的车帘子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四周十余骑肃目而立,吓得路人和脚夫都绕着道走。

法国人自然不知道李大少爷耍了花招,海南的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可都是他早就垂涎三尺的宝贝,而且目前都处于土法开采中,产量小的可怜,还没有引起外界关注。

尤其是石碌矿区,如果公之于众恐怕英法都会眼红,甚至会发生战争,幸好它位于黎人生活区,交通不便开采也比较困难,法国明显不知道那里埋着足够引起战争的宝藏。至于三亚旁边的田独铁矿,法国人倒是曾试图开采过,但打孔百尺也没见到矿苗,所以也放弃了,虽然那里几百万吨的储量虽然不多,但却是富铁矿,而且易于开采,到手后能很快投产,缓解曰渐扩大的钢铁需求。

被忽悠的法国人最后点头了,答应了李默的要求,但也做出了严格限制采矿区域限制,且不允许军舰再进入海南水域,甚至在保护矿场的士兵人数方面也作了严格的限制。

经过十余天的谈判,最终三方签订了这份《殖民互通协定》,而这也是李默领导的新华政务院在外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当唐绍仪带着这份秘密协议回到旅顺后,所有人都兴奋地紧握拳头,不是因为矿藏,也不是因为台湾自治,而是因为这纸以长江划界的势力划分,以及各自殖民地准入的协议,代表了华人首次拿到了那张俱乐部的门票!——

繁忙的天津码头上,脚夫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货主们看着一艘艘接驳小船来回穿梭同时,总不时望两眼远处从港区延伸入深水区的两道长长的泊位码头。

这些骑兵都穿着清一色的穿皂色军装,背着洋枪,锐利的眼神不断四下打量,显示出了他们和大清国其他兵勇与众不同的气势。

马车里,袁世凯盯着四艘巨大的海轮,望着不断从船上往下卸载的货堆,既羡慕又痛恨。

羡慕对方曰进斗金,掌握了如此庞大的财富,建立起了让很多洋人都叹为观止的庞大水师和势力的同时,也痛恨对方竟然已经把手伸进了大清心脏,还威胁自己不得帮助维新党!

袁世凯叹了口气,放下了帘子遮蔽了那到细缝,才敲了敲车壁,车夫立刻挥动起了马鞭,四周的骑兵们也飞快排在两侧左右保护。

道路两旁,各式各样的花园小洋房不断从车窗外掠过,多年的洋务运动,加上这里是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所以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西式化的建筑和身着洋装却梳着长长辫子的资产买办。

全新的全由洋灰建造的码头,如同两道利剑般直刺大海,四艘庞大的远洋海轮霸占了全部泊位,码头上四座高高用粗大原木搭建的吊机,更是来来往往不断摇臂。

这一幕看得其他人眼热不已,要知道天津港水深不足,大船都需要通过小船接驳才能装卸货物,不仅费事费力,而且还白白增加了成本,拿一艘三千吨的货轮,装载的货物要全卸完起码要一天一夜,而人家呢?直接靠上码头,再加那种吊机的帮助,一上午就全给弄妥了。

如此快捷,自然引来了眼热的目光,但谁也不敢有什么想法,就连那些王公贝勒都不敢打主意,很简单,因为那是赵掌柜的产业。

赵掌柜是谁?

如今这个问题在天津直隶一带几乎童叟皆知,大伙都知道,赵掌柜和他那家四海商行,是北边那位的放在这里的产业,别说一般的青皮流氓了,就算是直隶总督荣禄,也都睁只眼闭只眼不愿意过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