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乱扯西游释厄传 > 第五十六回 唐三藏说教 金木土收徒

第五十六回 唐三藏说教 金木土收徒(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子派人去请唐僧的仨徒弟,却认为是个猪魈、猴精还有灶君!孙行者即教八戒牵马,沙僧挑担,同众入玉华王府。

但是张鹤龄鹤龄兄弟俩就更太不老实了,作恶无数,但是都被张皇后给保住了。明史记载,“他日,帝游南宫,鹤龄兄弟入侍。酒半,皇后、皇太子及鹤龄母金夫人起更衣,因出游览。帝独召鹤龄语,左右莫得闻,遥见鹤龄免冠触地,自是稍敛迹。”

这是在说,朱祐樘也经常私下里教训了这俩兄弟,于是张氏兄弟稍微收敛了些,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后来在朱厚燳的正德年间,张鹤龄因为张太后(朱祐樘驾崩后,张皇后自然就成太后了)的关系,被封为了太傅。再后来,明世宗朱厚熜继承大统,张鹤龄是迎驾功臣,便给当时加封了昌国公。

最后,朱厚熜还是看不上张家人(毕竟张太后不是自己的亲娘,是自己的伯母啊),对张太后也处处给穿小鞋的,最后设法将张氏兄弟都给整死了,这倒的确是嘉靖皇帝的一个闪光点。

唐僧训斥了八戒,看似普通平常,其实是老吴在进行剧情大转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注意看,八戒此时是“挑着行囊”。

师徒几个离开凤仙郡,开始做了个工作小结。

唐僧在马上向行者道,“贤徒,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

沙僧道,“比丘国只救得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怎似这场大雨,滂沱浸润,活彀者万万千千性命!弟子也暗自称赞大师兄的法力通天,慈恩盖地也。”

呀,沙僧突然冒出头了,对大师兄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的。

八戒笑道,“哥的恩也有,善也有,却只是外施仁义,内包祸心。但与老猪走,就要作践人。”行者道,“我在那里作践你?”八戒道,“也彀了,也彀了!常照顾我捆,照顾我吊,照顾我煮,照顾我蒸!今在凤仙郡施了恩惠与万万之人,就该住上半年,带挈我吃几顿自在饱饭,却只管催趱行路!”

师徒遇到个老头,告知前方就是天竺国下郡玉华县。县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为玉华王。此王甚贤,专敬僧道,重爱黎民。

唐僧几个来到城中,看这里的人们,做买做卖的,人烟凑集,生意亦甚茂盛。观其声音相貌,与中华无异。

本来就是写的明朝么,老吴才不关心天竺国到底是咋滴哩。

此间热闹繁华果然是神州都邑,物价稳定走低。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登之处。这是在告诉我们明朝稳定时期的物价,大概就是一两银子可以买2.5石大米,约折合一斤大米3文钱;一斤香油8文钱。

徒弟们在待客馆住下,唐僧前去倒换关文。王子果然贤达,公事办完,俩人聊天,唐僧说自己用了14年的光景,前去西天取经。

通过老猪的嘴,吴老爷子对朱元璋做了一番评价。既认为朱元璋有仁义的一面,也有害人不浅的一面,但总的来说,还算相当可以。

长老闻言,喝道,“这个呆子,怎么只思量掳嘴!快走路,再莫斗口!”

八戒不敢言,掬掬嘴,挑着行囊,打着哈哈,师徒们奔上大路。

但是这一段的描写,总觉得有些古怪的,却是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因为张家兄弟最后是被朱厚熜给整死的啊,和猴儿没什么关系的。可能是为了安全起见,混淆人们主要是官员的视线故意如此罢了。

张皇后的父亲叫张峦,在弘治四年被朱祐樘封为寿宁伯。后来立朱厚燳为皇太子,张峦又被晋封为侯,官职为光禄大夫、柱国。1492年去世,乃赠其为昌国公,张峦的儿子张鹤龄继承了寿宁侯位。后来张延龄亦由建昌伯进升为侯。因为张峦是个秀才出身,后来虽然大富大贵了,但是对待旁人还算可以,这是明史的说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