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云台 > 第一百四十八掌 君君臣臣(下)

第一百四十八掌 君君臣臣(下)(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周瑜的信中自然是给了孙权太多的亲切,所为者,不过是想着让孙权,既不要为先前荆州的战事的进展而罔顾了如今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轻松的,却也在这个时候,对于攻取江夏不利的孙权多有劝慰。

孙权对于周瑜的来信,自是另有感悟

不过对于此时攻取江夏的艰难处,倒是看得很淡了。

毕竟此时城外的人马都是他江东的健儿,好歹都是为着他孙氏的将来而做着拼命的事情的,却也要为将来的更多的事情考虑的。

一城一地的得失,于江东的大局,于天下的大局面总是关隘不大的。

不过孙策自是撒手人寰走了,孙权继任之后,倒也让江东整治的好生兴旺。

一切似乎都是向好的,可惜周瑜毕竟不是一般的人物,对于孙策之义,对于江东大业之忠,始终让他更多的是关心于这六郡之地,却不但但是孙权一人。

当年孙权稍微垂髫少年之时,与周瑜却也时有亲近,毕竟孙策和周瑜还有着连襟之情份。

可惜时过境迁,总是变幻了天空。

在书信中,周瑜自是将他对于时下的情势好生的告知了孙权,和荆州,还有曹操两方面相比,如今的江东势力,总是不如的。

周瑜的书信中,自是没有向孙权做出什么指教,如今的孙权早就不是当日初为江东之主那时候的那般无助的雏儿了,经过这些年得历练和亲身经历,孙权的身上自是有了为人主的威严。

作为跟着孙坚,孙策,而今又陪着孙权整治了江东,在乱世之中,群雄并起的时候,盘踞了江东这块地方,对于这些,自然都是让周瑜,孙权等人满意的。不过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加上如今天子陵替,却是无人继之,当然作为有实力的江东,自然很是希望得到那份还不知道谁属的天子之位。

当年的孙坚自然在起兵之初是大汉之忠诚干事,而在有缘得见了那块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之后,这才生出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从孙坚,到孙策,父子两代,却是既没有得享高寿,而死状却也未必显得有多么的昌盛。对于父兄的死状,孙权却都是见过的,不过拥立一方的诸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有些事情,却是躲避,也是不能的。

天子梦,雄图霸业,江山却也如此多娇,如何能够让人不为之竞折腰呢

而此时的江东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却还是在除了荆南这里之外,又开始进攻江夏,所谓合则力强,分则力弱,本就是弱势的一方,又要如此的将自己有限兵力分兵一战,自是对于江东不利的。

荆州方面,刘备却是终于不再做委曲求全状了,如此一来,之前他们所承受的伤害,自然不会简单的就报复,回馈给曹魏和江东的。

刘备能够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始终隐忍不发,直到如今,自然其中所谋者甚大的。

对于孙权在江夏的战事,从衡阳城道江夏之间倒也相距有限,周瑜却也只是稍加提了一提,攻城之战,于进攻一方而言,实在是太过艰苦了些。加之如今江东这些地方却又渐渐的进入了多雨之际,于攻城当然更加不利。

隐隐的关切,周瑜却是不会少了的。

想当年,先有鲁肃为孙权提点了建号帝王的规划,而当时的形势却也一如鲁肃等人的猜估,而后占据了江夏城,停身于夏口之时,却是展望大江上下,江水滔滔,滚滚而下,自是更激的孙权心生野望于六合

不过事情到了如今,孙权的心思当然不会改变的,对于江东之主的目标,身为周瑜,江东诸多英杰之首,自然很是明白的。

对于当年孙策临终之时的遗言,周瑜尽管没有亲身耳闻,不过,自有人将那番言语告知与他。孙策与他自是有着八拜之义,也因此这么多年以来,周瑜对于江东的大业始终都是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

孙策曾说过,孙权于天下群雄争锋,自是不如孙策的,而周瑜这些年中当然已经见识了孙权保守江东的手腕,自不是孙策能够相比的。

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一句对于周瑜来说,要承担多少大任的重语,自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