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云台 > 第三十二章 伤怀

第三十二章 伤怀(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嗨,虽有心不愿处身于其间,可奈何这人一日在尘世中翻转,总是会在这万千的牵绊之中,逃脱不开的”

“……”荀恽自是不语,静听着荀彧的一番教诲。

“说吧”知子莫若父,荀彧当然知道荀恽此来定然是与曹植有关,毕竟在荀彧看来,曹操的大势已成,更进一步的可能性已经无限的接近现实,自董昭这些年开始游说朝臣要恢复以往被废除了五等爵位之后,荀彧便预见到了曹操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曹操。

所谓的五等封爵,不过是王,公,侯,伯,子。曹操已经是丞相,在人臣之中却是已经赏无可赏,如今能够赐予的便只有爵位,像曹植,曹冲等人都已经先后被封为了临淄侯,朱虚侯,这样的侯爵,作为他们的父亲,曹操自是不能与他们等同,更何况如今的皇后又是曹操的女儿,这种种情势,曹操这魏王的味道,却是不知道想了多少年来。

从荀恽的口中,荀彧自然知道了,曹操对于魏王,已经是抵顶了。让曹丕行此事,却是也有考验曹丕的意思在里边。

父亲的担心,父亲的忧虑,总是那般的深沉,他的理想却是随着他所效忠付出努力的一方势力的日渐强盛,而变得越来越过于遥远。作为荀氏一门的长子,荀恽他自然也有过疑惑的时候,他也曾怀疑过父亲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毕竟那个所谓的汉天子,在他的眼中也是个怯懦的傀儡,他对于父亲以及他那位比他父亲的年龄还大的表兄的行事,很是不解。

他们却都是当代的智者,他们的理想和他们所行之事,却是在一同向前进展的同时,却也在渐渐的背离。或许他们每时每刻的神思中,都在这种近乎矛盾的情况中作出种种的抉择。他们的忧虑中,却是隐含着太多人不明白,不清楚的东西。即便是他们至亲的人,如荀恽等,都没有能够弄清楚其中的关系。

不过荀恽却是知道,他的父亲终究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尽管那副略显瘦弱的身板早就应该被他内心和外面的两种自相矛盾的压力,给压弯了,可是他依然在坚持着他本身的信念。

他忠于汉室,却又在给曹操效力的过程中,一手打造出了,如今可以轻易的就将汉室给取代的势力,他对于天子有忠诚,他对于曹操有效忠之意,然而天子于他多有怨怼,曹操于他却也多有不满,看着总是让人觉得荀彧一身行事,总是在矛盾之中,可是看着这样在矛盾中依然在坚持着自己信念的父亲,荀恽总是不自觉得会在胸中产生一种自伤之念。

荀恽自然总是想对自己的父亲说一句,“父亲,您何必呢,随波逐流,岂不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对于从华佗那里得到天子的病情,其实荀恽并没有多少的意外,毕竟天子的病与不病,好不不好,疯不疯癫,对于曹操称王的举动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的,如今的曹操在许都的威势,在北地的权威,虽然不是天子,可是他的权势已经是实际上的天子待遇了。对于这一点即便是再不甘心的人,却也是能够看的出来。

至于说让华佗去给曹操诊病的事情,虽然有曹冲先来的拜托,又有了如今荀恽代替曹植所做的关注,不过在荀恽而言,他们这两次的说明,却都不能代表曹操本人的意思,当然至于邓瀚一方,他们却是荆州来的人,以荀恽将心比心,以身代曹操本身的心思来想,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的秘密去透露给荆州人知道的,更别说让华佗来诊病,毕竟华佗神医之名虽有,可是想来如今曹操那里也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关于华佗本人的一些消息情报。故而虽然有两个儿子起意,曹操却不是那种会轻易相信他人的人。

合昌楼一行,荀恽虽然是相请邓瀚他们赴宴的本心,自然是真实的,对于相谈到了有关病势,不管是天子那边,还是曹冲以及曹植拜托的事情上,他却是有几分别样的心绪,尽管他表现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不过在人老成精的华佗,已经本身在这个时代就是妖孽一般存在的邓瀚的眼中,却是多少能够感受到荀恽本身那种情绪上的变化的。

不过这些事情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故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不管是曹植,还是曹丕行事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有和邓瀚自己的那些个布置有什么厉害冲突的地方,故而邓瀚却也只是在随后暗中通知了他的那些个潜伏在许都中的细作们,保持审慎的关注即可。

荀恽宴后却是没有回转自己的府邸,毕竟他如今是安阳公主的夫婿,而且自从荀彧被贬,幽禁之后,却是便将自己的儿孙们,已经自立的便让他们开府别居,虽然没有断绝了父子之谊,然而这样做也是为了儿子们的安危考量。

可是他说不出口,他知道,只要他这么说了,便是对于父亲极大的侮辱。

而且在每次接触到父亲那双像是能够看透世间一切情由的深邃而又温润的目光时,荀恽却是万般言辞都说不出口了。

就像这一刻,荀彧的书房的灯火还在亮着,尽管荀恽脱离了朝堂政事已经不少于五年了,可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依然。

看着荀恽到来,荀彧却也只是抬起头,将适才手中的书卷,轻轻的放下,然而温言道,“却又是何事,这个时候还不回去,又让人家独守空房么?”

“确实是有事,不是无因的”

径直来到了荀彧的府上,荀恽却是每次来到这里,总是会在心中默默的将曹操对于父亲的冷待寻思一遍,有道是温故而知新,他这般时时的思虑,自然不是为了有什么新的见闻,只是要让他心中对于曹操的埋怨与恨意历久弥新,并不能因为家中的娇妻份属曹氏宗亲,他所帮扶的曹植便是曹操的儿子,而有所稍缓。当然即便是对于曹操,这位当朝的权臣,或许是因为对于荀彧的愧疚之意,将荀恽本身提携到了如今的虎贲中郎将的位置上,却也不能稍增加荀恽对于他的忠诚。要知道虎贲中郎将,这个位置却是和如今曹丕担任的五官中郎将,并没有太多的差距的。

或许是爱恨总不过只在一念之间。年幼时的荀恽自也是时常见到荀彧为了曹操领地内的发展殚精竭虑,每次遇到曹操出征在外的时候,荀彧甚至是彻夜不眠不休的为之辛劳不已,在荀恽的记忆中,他的父亲总是很忙,甚至乎在家中的时候甚少,即便是他在官位高升之后,本该有些事情可以交托给他人去办,荀彧倒也是如此,不过即便这样回到家中的他,还是时时的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要么就是在思量着什么军国大事,要么就是在面见着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青年俊彦,勉言慰问,让他们积极上进,为国出力。

那个时候的荀恽虽然也知道父亲辛苦,不过他更是明白父亲这么做使得他平日所见的城池繁盛,庶民安居,虽然也有些怨怼父亲于家人的时间太少,可是他也在与同伴游学之人对于父亲的称扬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并也渐渐的理解了父亲,而且还将父亲作为自己人生要追随的榜样。

不过记忆中父亲,却是随着自己官位的高升,眉宇间的忧虑自是越多,尽管大家都说,那是因为荀令君对于朝政大事的担心,总是为求完全,才那样的。不过那时候已经渐渐长成的荀恽却是多少感觉到父亲的忧虑不仅仅是这般轻浮的。

对于那个时候,他也曾时常见到的那位曹大人,他初始的时候,也为父亲能够遇到这么一个能够让父亲的才华尽情施展的大人而感到高兴,他也有过对于曹大人尽忠效力的决心。不过这一切却都在那一瞬间给扭转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