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45节 赠别手书

第2145节 赠别手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即将负起全面治理的大明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大,环境差异大,人口多且不算,其心各异,尤其是前朝留下来的官绅势力庞大,虽然他们对皇帝表示恭顺,但一旦形势有变,难保他们会反复无常,而且他们本身有劣根性,比如他们好清谈,擅长放嘴炮,你一不小心的话,他们就会趁机搞事。

光说不干多好啊,干活又苦又累,还得负责任!

如今大明也采取了和南华帝国一样一样的做法,那就是战功第一,经济优先,地区发展跟上的原则,都是实打实的功绩,作假不得。

但对于官员的要求就高了,发展经济不是想上就上的,尤其是不能激起民变就象个紧箍咒压迫着官员,要去调研,要作规划,捋起袖子来干活,出一身臭汗,还不一定有成果!

前明当官就轻松了,做台谏官员是手握天宪,地动山摇!

这顿饭他们足足吃了一个小时,算是慢了,往时颜常武顶多半小时就解决。

吃过饭? 休息喝茶? 朱和坪对颜常武求道:“父亲? 孩儿想时刻聆听父亲的教诲? 但关山迢迢? 海路茫茫? 孩儿想请父亲留下墨宝,放在金屏上,时刻铭记!”

“好!”颜常武也不客气,吩咐内侍取文房四宝,当场挥毫? 写下了: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任尔是首辅、阁臣、六部尚书又如何,小小的一个六科给事中,官阶才七品,却能去封驳圣旨,逼着大人们到君前听参,被台谏官员喷了一脸口水!

特别是在翰林院,近着君前,清贵无比,非翰林不得入阁,哪怕那些在外功劳赫赫的大臣们,只要没有翰林的资历,就不能入阁拜相。

虽然在大明已经建立了文官、武将勋贵与TJ的平衡,还建立了“军事委员会”,皇帝直接掌握军权,兵部尚书在军事委员会里的地位只能算是中等,但朱和坪对于文官的势力保持着高度警惕!

“发展才是硬道理!”

“以德为先? 依法治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颜常武以前是渔村村长,粗野不文,但随着他登上高位? 知道书法的作用,就由国内的书法家教他,苦练了一把,写的字还是可以的。

朱和坪一件件地看过,心中大喜,对父亲感谢不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