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不遗憾 >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好诗,好诗啊”

这首诗也是王昌龄所作的诗,是一种很豪迈的诗词,说的是从边塞孤城上远远看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黯淡无光,在荒凉的沙漠里,因为战斗繁多,将士们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通过这首诗词,可以看出大唐边防将士的勇敢和坚韧,面对来自外界的强敌,大唐将士没有丝毫的惧怕,通过一次次的勇猛战斗,捍卫了大唐帝国的尊严,让远处的敌人对大唐帝国刮目相看,尤其是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显示出了大唐将士的恒心和毅力,只要不把敌人打败,就永远不提回家,要毅然决然的奋战到底。

“还有谁会诵诗的,不要停啊继续诵诗。”

老郭一边喝酒一边说道。

因为小菜不多,是难以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所以只有主要人物能够分到,普通的大部分士兵就只能吃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了,还好将士们都习惯了,也不会觉得辛苦。

在故城废墟吃吃喝喝,这感觉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旁边总有乌鸦在呱噪,但这影响不到李安吃肉喝酒,就全当这些乌鸦是唱歌的。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名校尉喝了几杯酒之后,就背起诗来了,而且一个字都没有背错,可见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一般的士兵能背前两句就不错了,后面这些肯定是记不住的,而这位校尉能记住这么多,可见是一个文化人。

而他吟诵的这首诗,是杜主编杜甫前几年所做的一首诗,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词,其中,第二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被称为千古名句,不止在文学社脍炙人口,且在实战军事中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一名亲兵开口诵读了起来。

看得出来,老郭麾下的这些士兵,平均文化水平很是不错,居然有那么多的人会作诗,在文化普及程度不高的大唐帝国,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而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非常简单的,说的是,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后世的很多人在打仗的时候,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擒贼先擒王,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而提出这句名言的,居然不是著名的军事家,而是大唐的杜主编杜大诗人,这一点让人很是意外。

“杜主编的塞下曲,好诗啊还有谁会吟诗的,都说说吧”

李安开口说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有一名校尉开口朗诵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